学名 Orseoia oryzae (Wood?Mason)双翅目,瘿蚊科。别名稻瘿蝇。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海南、江西、湖南、台湾。据江西广昌县观察,该虫从石城县进入广昌县以后,每年仍以10一20km的速度向北蔓延。 寄主 水稻、李氏禾等。 为害特点 幼虫吸食水稻生长点汁液,致受害稻苗基部膨大,随后心叶停止生长且由叶鞘部伸长形成淡绿色中空的葱管,葱管向外伸形成“标葱”。水稻从秧苗到幼穗形成期均可受害,受害重的不能抽穗,几乎都形成“标葱”或扭曲不能结实。 | ||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4.8mm,形状似蚊,浅红色,触角15节,黄色,第1、2节球形,第3一14节的形状雌、雄有别:雌虫近圆筒形,中央略凹;雄蚊似葫芦状,中间收缩,好象2节。中胸小盾板发达,腹部纺锤形隆起似驼峰。前翅透明具4条翅脉。卵长0.5mm左右,长椭圆形,初白色,后变橙红色或紫红色。幼虫末龄幼虫体长4?4.5mm,纺锤形;蛆状。幼虫共3龄,1龄蛆形,长约0.78mm;2龄纺锤形长约1.3mm;3龄体形与2龄虫相似,体长约3.3mm。蛹椭圆形,浅红色至红褐色,长3.5?4.5mm。 | ||
| ||
|
||
数。⑧合理搭配种植中、早熟杂交稻。如汕桂34、博优49等组合。⑧不在早稻本田中播晚稻秧,提倡集中统一播育晚稻秧苗,推广水播旱管、旱育稀播等抗蚊育秧方式。防止夏、秋时节田间禾苗青黄并存或“一路青”的稻田生态等。④利用抗性资源,示范推广种植抗蚊品种如植选一号等。⑥注意保护利用天敌。⑧科学用药。秧田用药防治主要采用毒土畦面撒施方法。于秧苗起针到二叶一针期或移栽前5?7天,每667m2用10%益舒宝或5%爱卡士、3%米乐尔颗粒剂1.25?1.5kg,也可用3%呋喃丹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5?4kg拌土10一15kg均匀撒施。施药秧田要保持浅薄水层,并让其自然落干,让田土带药,为了防止秧苗带虫,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500倍液浸秧根后用薄膜覆盖5小时后移栽。⑦在成虫盛发至卵孵化高峰期田间开始出现大肚秧时,每667m2用90%晶体敌百虫200g加40%乐果乳油100ml,拌土20kg后撒施。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3kg,进行深层施药,保持3cm浅水层。⑧本田防治在本田禾苗回青后到有效分蘖期,即播后7?20天内施药。一般只对有效分蘖期与稻瘿蚊入侵期相吻合的田块实行重点施药防治。药肥兼施,以药杀虫,以肥攻蘖,促蘖成穗。用药方法同秧田期,但应适当增加用药量。注意选用内吸传导性强兼杀卵的杀虫剂。用工农16型喷雾器加满水加入30%杀虫王5ml或加入20%杀敌宝5ml喷洒,也可选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36%克蜗蝇乳油1000?1500倍液喷洒,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一60kg,防治稻瘦蚊,兼治稻秆蝇,防效90%一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