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茎枯病分布在东北、华北等各地,多发生于大豆植株生育的中后期。主要为害茎部。茎上初生长椭圆形病斑,灰褐色,后农渐扩大呈一块块黑色长条斑。初发生于茎下部,渐蔓延到茎上部,落叶后收获前植株茎上症状最为明显易于识别。 | |
病原 Phoma glycines Saw.称大豆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散生或聚生在表皮下,器壁褐色,膜质,孔口周围的细胞暗褐色,直径105-280μm;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两端钝圆,内含2个油球,大小2-4×2-3(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茎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借风雨进行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秋翻土地将病株残体深埋土里,减少菌源。(2)选种发病轻的品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