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山西 » 正文

2009年山西审定胡麻、杂粮、紫苏品种简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0-31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471
 

胡 麻

1. 晋亚10号

审定编号:晋审亚(认)2009001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918-1/NORLIN。母本8918-1为山西省农科院高寒所自育品系,父本NORLIN为外引品种。原名“9650-2”。

特征特性:株高50~65cm,植株生长整齐,株型分散型,主茎分枝5个,花蓝色,单果着粒8粒以上,籽粒红褐色,千粒重6g左右。单株果数较多,成熟一致,综合农艺性状好,丰产性好,抗旱性强,生育期95~110天,比对照略早熟。

品质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检测,粗脂肪(干基)39.52%,棕榈酸5.31%,硬脂酸2.55%,油酸26.75%,亚油酸14.9%,亚麻酸50.49%。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山西省胡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7.8kg,比对照晋亚8号平均增产11.1%,试验点9个,9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其中2006年平均亩产105.7kg,比对照晋亚8号增产10.8%;2007年平均亩产110.4kg,比对照晋亚8号增产12.0%。

栽培要点:平川地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丘陵山区5月上旬播种,亩播量3~3.5kg;苗期浅锄,现蕾期深中耕;有条件地方可于现蕾期、花期浇水追肥,保证后期水肥需要;适时收获,防止倒伏。

适宜区域:山西省胡麻产区旱薄地,水地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谷 子

1. 晋谷46号

审定编号:晋审谷(认)2009001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品种来源:95品10/晋汾38号。原名“太选6号”。

特征特性:幼苗绿色,无分蘖,生长较整齐,株高中等,主茎高126cm,中杆大穗,穗长21.5cm,穗纺锤形,穗码紧度适中,短刚毛,黄谷黄米,穗粒重21.5g,千粒重2.8g,出谷率84.3%,太原地区生育期120天左右,耐旱,后期不早衰,综合农艺性状较好,抗倒性较强,田间有零星红叶病和白发病发生。

品质分析: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干基)13.6%,粗脂肪(干基)4.96%,直链淀粉(占样品干重)19.16%,胶稠度117.5mm,糊化温度(碱消指数)3.3。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291.6kg,比对照晋谷34号平均增产10.9%,试验点11个,7点增产,增产点率63.6%。其中2007年平均亩产281.9kg,比对照晋谷34号增产18.4%;2008年平均亩产301.3kg,比对照晋谷34号增产4.7%。

栽培要点:亩播量0.8~1.0kg,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亩留苗2.5~3.0万株;在播前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亩增施硝酸磷40kg,作底肥一次深施;出苗后及早定苗,中耕锄草,注意防治谷子钻心虫和后期鸟害。

适宜区域: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

2. 晋谷47号

审定编号:晋审谷(认)2009002

申报单位:山西省恒穗航天育种研究中心

选育单位:山西省恒穗航天育种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农家品种爬坡糙(沁州黄)搭载“神舟”四号卫星后,从变异优良单株中选育而成。原名“太空1号沁州黄”。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浅绿色,生长整齐,长势中等,主茎高145.6cm,主穗长43.1cm,穗纺锤形,穗位整齐,穗码较紧,刚毛长度中等,单穗重31.8g,单穗粒重29g,出谷率87.31%,千粒重3.8g,籽粒成熟后颖壳呈黄色,米色浅黄,田间有红叶病发生。

品质分析: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干基)12.24%,粗脂肪(干基)2.79%,直链淀粉(占样品干重)19.21%,胶稠度130.5mm,糊化温度(碱消指数)3.1。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240.9kg,比对照晋谷34号平均增产11.6%,试验点10个,9点增产,增产点率90%。其中2006年平均亩产210.1kg,比对照晋谷34号增产8.4%;2007年平均亩产317.9kg,比对照晋谷34号增产14.1%。

栽培要点:在长治地区5月中旬为适宜播期,亩播量0.75~1.0kg,亩留苗2.5~3.0万株;亩施农家肥1500kg,生育期间不需追肥;做好地下害虫防治工作,以防地下害虫。

适宜区域: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

3. 长农39号

审定编号:晋审谷(认)2009003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97F高66/晋谷21号。97F高66为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经过多代选择的自选系。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生长较整齐,株高适中,生长稳健,抗倒性强,主茎高133.2cm,主穗长25.7cm,穗纺锤形,穗码松紧度中等,短刚毛,单穗重28.6g,单穗粒重24.1g,出谷率84.3%,千粒重3.1g,白谷黄米,生育期122天左右,比对照晚熟,上籽较快,不分蘖,成熟时绿叶黄谷穗,田间有零星白发病和红叶病发生。

品质分析: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干基)12.72%,粗脂肪(干基)3.54%,直链淀粉(占样品干重)15.53%,胶稠度145mm,糊化温度(碱消指数)3.2,维生素B10.55mg/100g。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10.7kg,比对照晋谷34号平均增产18.2%,试验点11个,11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其中2007年平均亩产302.0kg,比对照晋谷34号增产26.9%;2008年平均亩产319.3kg,比对照晋谷34号增产10.9%。

栽培要点:长治地区5月中旬为适宜播期,亩播量0.75~1.0kg,亩留苗2.5~3.0万株;在施农肥基础上,一般亩施20kg硝酸磷肥作底肥,一次深施,生育期间不追肥;谷子钻心虫危害较重的地区可在谷苗三叶一心期喷杀虫剂1~2次,间隔一周,可较好地防治钻心虫的危害。

适宜区域: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

4. 长生06

审定编号:晋审谷(认)2009004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761A/94见44)/晋谷21号。新761A为新乡农科所谷子品种新761与内蒙赤峰核不育材料轮回选育而成,94见44为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选育的抗倒高产谷子材料。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生长整齐健壮,主茎高168.0cm,主穗长23.8cm,穗锥形,穗粗13.5cm,穗松紧度中等,刚毛长度中等,单穗重29.7g,单穗粒重23.0g,出谷率80.4%,千粒重3.14g,籽粒半圆,谷壳白色,米色金黄,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对照略晚熟,成熟时能保持绿叶黄谷穗,抗倒性较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田间有零星红叶病和白发病发生。

品质分析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干基)11.29%,粗脂肪(干基)3.15%,直链淀粉(占样品干重)17.45%,胶稠度132.5mm,糊化温度(碱消指数)3.1,维生素B10.31mg/100g。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298.3kg,比对照晋谷34号平均增产13.5%,试验点11个,11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其中2007年平均亩产276.7kg,比对照晋谷34号增产16.3%;2008年平均亩产317.9kg,比对照晋谷34号增产10.5%。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亩播量0.75~1.0kg,亩留苗2.5~3.0万株;在亩施有机肥2000~3000kg的基础上,加施硝酸磷肥20kg作底肥,生育期间不需追肥;谷苗三叶一心期要喷杀虫药剂预防和防治谷子钻心虫;注意及时间苗、中耕除草,确保谷子健壮生长。

适宜区域: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

高  粱

晋杂25号

审定编号:晋审粱(认)2009001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品种来源:7501A×R112。7501A是一个从美国引进的A1型不育系, R112为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自选的恢复系。原名“SW-1”。

特征特性:幼苗顶土力强,出苗整齐,苗体绿色,株高适中,长势中等,成株株高190cm,散粉好,自交结实率高,穗长27cm,穗圆筒形,松紧度中等,粒大粒饱,抗早衰,千粒重31g,黑壳红粒,后期灌浆快,成熟期较对照晋杂12号略晚。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66.2kg,比对照晋杂12号平均增产15.0%,试验点12个,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其中2007年平均亩产725.5kg,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7.7%;2008年平均亩产606.9kg,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22.4%。

栽培要点:适合在无霜期135天以上区域的中高水肥地种植,密度以每亩7000株为宜,在蚜虫发生的年份要注意防治蚜虫,生产中注意防杂保纯。    

适宜区域:山西省高粱中晚熟区。

黍  子

晋黍9号

晋审编号:晋审黍(认)2009001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114-15-8/8106-983-3。8114-15-8和8106-983-3均为由内蒙伊盟农科所引进的高代材料。原名“雁黍9号”。

特征特性:幼苗叶片和叶鞘均为绿色,株高174.3cm,节数6.4节,绿色花序,侧穗型,穗长37.4cm,穗粒重7.6g,籽粒为复色、圆形,千粒重7.9g,出米率82%,米黄色,适口性好,田间有轻度红叶病发生。

品质分析: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干基)14.84%,粗脂肪(干基)3.54%,粗淀粉(干基)76.83%,支链淀粉/粗淀粉(干基)99.97%。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山西省黍子中熟区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283.1kg,比对照晋黍5号平均增产10.7%,试验点11个,9点增产,增产点率81.8%。其中2006年平均亩产263.0kg,比对照晋黍5号增产12.8%;2007年平均亩产303.2kg,比对照晋黍5号增产9.0%。

栽培要点:平川区5月20日前后播种,丘陵区6月1日前后播种为宜,但可根据土地墒情适当提前,尤其旱地,要注意赶雨抢墒播种;农、氮、磷肥要配合施用;以苗期(5~6叶)和抽穗前中耕为宜,有利于扎深、建壮株、抽大穗、创高产;乳熟期防止鸟害,以蜡熟末期收获最好。

适宜区域:山西省北部黍子中熟区。

绿 豆

晋绿豆6号

审定编号:晋审绿(认)2009001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绛县绿豆/灰骨绿。灰骨绿为汾阳当地农家种。原名“汾绿豆2号”。

特征特性:根圆锥状,生长整齐,长势中等,株高50cm左右,茎绿色,方形,外被细毛,主茎分枝3~5个,叶色浅绿,初生真叶披针形,复叶心形,外被细毛,花黄色,荚长筒状,长6~8cm,成熟时黑褐色,完整荚内着生子粒11粒,粒色明绿,圆柱形,百粒重5.6g,盛花期集中,鼓粒快,生育期80天左右,属早熟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抗旱性中等。

品质分析: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干基)24.13%,粗脂肪(干基)0.74%,粗淀粉(干基)52.64%。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绿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9.9kg,比对照晋绿豆1号平均增产13.2%,试验点9个,9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其中2007年平均亩产66.9kg,比对照晋绿豆1号增产11.1%;2008年平均亩产92.9kg,比对照晋绿豆1号增产14.7%。

栽培要点:春播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复播在6月下旬~7月上旬播种,亩播量1.5~2.5kg,亩留苗0.8~1.2万株;是瘠薄土地种植的优势品种,过于肥、涝易引起营养生长过旺造成徒长;注意马齿苋、灰灰菜、稗草等田间杂草的防治;注意生育中、后期蚜虫、红蜘蛛及病毒病的防治。

适宜区域:山西省中部春播和中南部复播。

荞  麦

黔苦4号

审定编号:晋审荞麦(认)2009001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选育单位: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高原苦荞中系选而成。试验名称“苦荞05-43”。

特征特性:幼茎淡红色,生长整齐,长势中等,株高96.2cm,株型紧凑,主茎14.5节,茎粗、抗倒性较好,花黄绿色,一级分枝5.4个,单株粒重4.1g,籽粒灰褐色,长型,千粒重20.2g,生育期84天左右,比对照广灵苦荞早熟,综合抗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苦荞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62.9kg,比对照广灵苦荞平均增产24.0%,试验点10个,9点增产,增产点率90%。其中2007年平均亩产166.0kg,比对照广灵苦荞增产31.2%;2008年平均亩产136.3kg,比对照广灵苦荞增产24.0%。

栽培要点:晋北地区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每亩留苗4~6万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适时中耕,以苗期(苗高5~6 cm)和开花封垄前为宜;及时收获,70%的籽粒成熟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应选在早晨和上午,以免严重脱粒。

适宜区域:山西省苦荞中早熟区。

紫  苏

并紫苏1号

审定编号:晋审紫苏(认)2009001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从紫野8号系选而成。原名“紫苏1.0”。

特征特性:子叶出土凹尖,圆肾脏形,第一对真叶表面紫红色,背面紫色,幼茎及叶柄均为紫色,近无毛或短疏柔毛。茎秆紫色,四棱型,中空,主茎直立,每个主茎叶腋间长有分枝,株高100cm左右,叶为桃形,背面紫色,有短茸毛,正面绿色光滑,腊质层较厚,叶缘锯齿状,叶片肥大,穗为总状花序,单穗为长条形,每穗有小花15~25朵,小花互生,每小花结实4粒,籽粒灰褐色,在太原4月下旬育苗,5月下旬移栽,生育期100天左右。

品质分析: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a-亚麻酸54.8%,粗脂肪33.74%。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紫苏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72.2kg,其中2007年平均亩产159.2kg,2008年平均亩产185.1kg。

栽培要点:将种子与适量的壤土混合加入相当于种子0.4%的15%的粉锈宁粉剂(预防锈病发生)均匀撒播于育苗床上,亩需种子1~1.5kg,育苗期间适当间苗,使苗粗、苗壮;整地前亩施有机肥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用旋耕机把地旋均匀;为预防地老虎等,可在整地前用糠麸拌合撒施辛拌磷;苗龄40~45天后可移栽大田,移栽最好选在阴天进行;定植于5月下旬开始,复播在6月上旬进行,苗高宜10~15cm;进入7月中旬,植株封行前,追施尿素,中耕除草。生长期间遇天旱及时浇水。在籽粒颜色开始变深时,开始收获,以防掉粒,导致产量降低。

适宜区域:山西省运城、临汾麦后育苗移栽,中部春播。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