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黔芋7号(区试名称:B01-21-1)
审定编号:黔审薯2010002号
品种来源: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春薯3号/昆引1号后代系选而成。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86天。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直立,叶绿色,茎绿色。浅紫色花冠,天然结实少。块茎长椭圆形,黄皮淡黄色肉,薯皮略麻皮,芽眼浅,匍匐茎短。块茎大小整齐度中等,商品率71.5%。淀粉含量13%,食味中,适于蔬菜食用及加工。该品种适应性较强,耐肥力也较强、耐瘠薄性较差。结薯集中,大薯率较高。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轻感卷叶病和条斑病。适于加工及菜用。
产量表现: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874.5公斤,比对照米拉增产25.93%,增产点次为87.5%。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90.0公斤,比对照增产29.1%,2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整地:该品种植株高度、田间繁茂度中等,喜高水肥。应选择肥力中上、阳光充足、病害少、前作非马铃薯的地块,施入适量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两犁两耙后种植。播种:播种前应剔除烂、病、杂薯和衰老薯块,选择生理状态好的健康种薯。种植密度以4000~4500株/亩为宜,种植方式按各地最佳方式。施肥: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亩,化肥适量作底肥(以贵阳为例,参考值:每亩施硫酸钾25公斤,普钙100公斤,复合肥40~80公斤)。管理:在苗期和现蕾期进行2~-3次中耕,并根据植株长势强弱情况适量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生育期间注意去杂除草、拔除病株和防治晚疫病。收获:在90%茎枯黄、块茎成熟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贵州省800米以上中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