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农民日报:要提升完善现代种业发展思路和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0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记者 刘君祥  浏览次数:356
 

  2011年,是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将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对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5月,国务院召开了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回良玉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国务院《意见》的出台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种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意见》出台以来,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深入学习宣传《意见》精神,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努力推动《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的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的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企业本身,都已行动起来,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可以说,各部门、各地区更加重视和关注种业发展的“大气候”已经形成,种子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意识更加强化,做大做强民族种业的意愿十分热切,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种业发展的合力不断加大,加快推进种业发展的局面十分喜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面贯彻好《意见》要求,落实好各项政策特别是创新政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此,我们应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措施,着力提升种子生产能力、品种创新能力和种业竞争能力。

  深化对种业定位的认识,把发展现代种业摆在“三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从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历程看,没有现代种业就没有现代农业,强大的现代农业离不开强大的现代种业支撑,种业创新已成为农业创新的前沿阵地。从我国农业发展经验看,良种的每一次突破都带来一次农业生产的巨大飞跃。现代种业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种业;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程度高,可控性强的产业;是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品竞争激烈的产业。种业还是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经营的完整产业体系。与建设现代种业的目标相比,我国种业还有很大差距,建设现代种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抓住中央将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契机,进一步深化对种业定位的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意见》和即将下发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上来,把发展现代种业摆在“三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来谋划和推进。

  深化对产业主体的认识,把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作为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根本途径。种子企业是种业产业发展的主体。当前,要把扶持种子企业发展作为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既要在资金、项目上支持,更要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扶优扶强。二是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科学发展。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企业都成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而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区优势和企业特点,着重扶持一批有优势和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来种业产业发展的目标,是要形成综合性、专业化,区域布局合理,科企联合协作,大中小企业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深化对创新主体的认识,把推动科研分工和“两个分离”作为提升种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推动公共科研单位与商业化育种、与所办种子企业“两个分离”,是推进《意见》落实的难点,也是关键点。在这方面,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循序渐进。二是完善政策。三是创新机制。

  深化对种子管理的认识,把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作为加快推进种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种子到种业是一个历史性跨越。这一步我们已经迈过。从传统种业到现代种业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步正在进行。推动种业质的飞跃,提升种业管理能力,就要求我们在管理工作中要注重更新观念、转变方式、提高水平。一是要由管种子向管种业转变。二是由环节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要改变种业过去按环节管理的模式,把各个环节的单项管理整合打通,形成有机整体。三是由条块分割管理向系统协同管理转变。要打破按行政区划管理的模式,实现管理的信息共享,加强省际间的横向联动,强化中央与地方工作的统筹协同,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