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 赵飘飘 玉米是广西第二大粮食作物,2012年播种面积达961.24万亩。目前主要种植区域在广西的中、西、北部地区,如百色、河池、南宁等地。
虽然近年玉米种植面积略有提升,玉米收购价维持在1.1-1.2元/斤,但整个产业的比较效益低,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发展玉米产业是行不通的。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处长张述宽表示,“稳定面积, 提高单产仍将是广西玉米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提高单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培育优良品种。
选择品种需因地制宜
广西玉米种植面积虽大,但是种植地区生态气候条件复杂,玉米生长面临高温高湿、土地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等不利因素,时常发生干旱,玉米贮藏条件、方式特殊,因此,广西大田玉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品种多,不同的区域种植不同的品种。
“广西每年需要推广应用几十个玉米品种才能满足生产需要”,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处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玉米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张述宽介绍,广西大田玉米主要分布山区,种植玉米的土地无灌溉条件、地块旱瘠,农民科技素质不高,生产投入不足,一个品种难以全面适应这种恶劣的条件。
张述宽认为,广西的种植模式也直接影响了玉米品种的选择,广西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加上玉米产业比较效益低,玉米生产都是分散于单家独户,每户种植只有3-5亩,还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种植大户或者企业规模经营,这种小规模分散式的生产经营也促使了农民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品种,为玉米品种的多元化提供了前提。
近年来,广西民族种业发展迅猛,在玉米新品种选育上创建了适宜广西山区耐旱耐瘠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选育方法,解决了广西玉米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缺乏和玉米种质资源的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问题。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有桂单0810、桂单688、南校201、南校969、亚航639、亚航0919、瑞恒269、金卡688、绿城789、瑞特273等品种,它们都具有大穗、稳产、高产、抗病、耐旱、耐瘠和品质好等共同特点。
在众多品种中,不得不提的是正大619、迪卡系列,这些品种在近三年的推广面积排行中高居前列,这主要是因为正大619、迪卡系列品种具有热带和亚热带种质资源,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因此深受玉米种植户欢迎。
不管是本土品种还是外来品种,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即满足了广西复杂的生态气候条件,能够推广开的品种不但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易于生产种子,而且品质高、硬粒或高容重、抗多种病虫害、抗旱耐瘠力强。
本土品种抗衡国外王牌
目前广西自主培育的种子加上农户传统用种,约占50%的份额,还有一半的份额是外资玉米品种。外资玉米品种进入广西市场,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种,丰富了广西农作物的品种资源。
纵观全国,广西玉米对品质的要求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北方等地玉米主要是用来做饲料和加工,但在广西情况有所不同,据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文仁来估算,大约有30%的玉米用于食用,这就要求玉米适口性好,国外代表品种正大 619、迪卡007、迪卡008都具有品质优良的特性。
国外品种从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对民族种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外资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对玉米育种的人才、技术、资金投入十分充足,对基础种质创新重视程度较高、每年组配新组合的数量的多地实验,因此其选育的品种不但高产、优质,而且在适应性和抗逆性方面表现突出。
“民族种企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良”,广西绿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韦明军表示,长期以来,广西玉米育种经费投入不足,忽视了育种基础种质的创新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广泛测试等环节,造成育成的品种在适应性、抗逆性方面先天不足,同时广西种子企业长期没有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也导致种子后天供应质量不稳定。
正大619已经进入国内市场十几年,品种开始出现退化,但因为人们的种植习惯以及国内还没有与之抗衡的品种,使得其种植面积依然名列前茅。而随着广西玉米品种选育的不断推进,一些抗旱耐瘠力强、适应性好、高产稳产的国产品种正不断涌现,如国产品种桂单系列、南校系列、亚航系列、兆和系列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大有替代正大619、迪卡007的趋势。
如广西玉米研究所培育的桂单0810,表现非常优良,集“619的长度和迪卡的深度”为一体,在平地种植产量可达550-600公斤/亩, 实验显示,比正大619还增产了13%,综合评分高。“种子备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甚至一度卖断货,预计三年时间,有望打破正大619的传奇”,文仁来乐观地预期。
“懒人玉米”成潮流
广西玉米平均亩产比全国低100斤,这主要是因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粗放的种植模式,和北方等地比较,广西的气温条件偏高、雨水充足,但自然环境恶劣,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得山地面积偏多,数量不多的平地又被水稻、香蕉、甘蔗等经济作物抢占,玉米因经济效益低多放山地种植,土壤相对贫瘠,有机质含量偏低。因山地种植,灌溉设施、用肥用药都没有保障,所以玉米还是处于靠天吃饭的粗放阶段,这对于广西玉米的育种和种植技术也提出了要求,增加亩产量成了未来发展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