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种植的10余亩杂稻种子亩产400多斤,可创收4万元左右,一点也不比外出打工差。”近日,贵州省岑巩县注溪乡哨坪村种植户罗峰看着金黄的杂稻种子高兴地说。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杂稻制种基地,为进一步加大杂稻制种传统产业优势,岑巩县打破以往由一家公司运作经营的常规,引入制种行业市场竞争机制,成立了龙江杂稻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发展杂稻制种产业,经过优胜劣汰,杂稻品种不断得到改良。
在竞争机制引入,专业合作模式运行的环境下,制种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订单”农业,并建立保险赔偿机制,对因技术原因造成花期不相遇,产量减少的,由种子公司给予补偿,让广大农户吃下“定心丸”。杂稻制种产业辐射周边的镇远、三穗、天柱等县,生产的种子除销往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外,还出口越南、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张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