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专家评“种子造假”乱象:市场太大 缺乏监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12  来源:央广网  浏览次数:205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前提是播下去的种子得是货真价实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认为:当前,我国市场需求太大、监管有限,再加上农民辨识种子能力差,是伪劣种子流入市场的重要原因。

      李国祥:我们国家种子市场放开之后,很多没有资质的或者说条件不太好的都能到市场里经营,同时像很多的小的育种公司它们经营的种子由于品牌不好市场上难以销售,而流通企业监管又不严,所以就出现了套牌、假冒伪劣种子在市场里非常猖狂,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每一年都开展专项的治理打击行动,但是由于市场比较大,农民识别能力比较差,政府监管又非常有限,所以屡禁不止,成了种子市场难以根治的难题。

      监管不到位、市场准入门槛低,是假冒伪劣种子在市场上横行多年的主要原因。李国祥强调,在加大政府监管同时,关键是要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市场准入机制的门槛儿:

      李国祥:针对这种情况,给农民造成的损害,未来一个方面还要继续加大政府监管的力度,执法队伍要经常到市场里开展种子市场监管,同时加大处罚的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市场准入机制,只有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这个行业里生存发展,这是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要在体制上要有所突破;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公共服务,向农民介绍正规的种子公司,很多时候可以通过直销或者有组织的代销的机制体制,通过农民组织合作社,或者一些自身组织,通过正规的途径或者可追溯的体系来购买种子;作为农民朋友必须要到有资质的种子公司去购买,那些没有资质,没有正规渠道的种子公司哪怕再便宜,也不要去购买因为正规途径的种子价格虽然贵一点,但是它的产量产出是有保障的,但更为重要的,我个人认为,购买种子的时候要撕取发票收据,出现质量问题时,跟预期产量相比太低的时候可以通过举报、索赔,如果自身的权益保障意识提高了,对假冒伪劣也是最好的打击防范手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