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超
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而减产绝收,农民在心痛之余,势必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一些有效的补偿措施。按照以往的评价标准,政府只要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将补种用种送到农民手中,就算完成了任务。
但是,种子发给农民,农民的复产积极性高不高?会不会种?年底还有没有收益?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纯依靠发放种子就能解决的。农民的欲哭无泪,说明受灾的不仅仅是农作物,更是农民的心。如何通过品种选择、种植技术来帮助农民快速摆脱阴霾,重振信心,是种子管理部门肩负的重任。
从储备制度改革入手,无疑切中了要害。储备招标提前,让救灾种子不再“临时抱佛脚”;提高储备补贴标准,让承储企业从“要我储”变成“我要储”;简化调运流程,让救灾种子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重要功效。有了这些措施保障,像邓秋生这样的农民才能在天灾面前心里“不落灾”。
春插日子夏栽时,湖南省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改革,找准了农民灾后止损增收的关键因素,不仅让农民及时用上了种,更让农民种出了学问,种出了效益。实际上,这一系列改革无疑给政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既要从制度上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又要从内心里真正为农民着想,考验着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