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9
申请人:淮南市种子公司
育种人:淮南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开06S(来源于广占63S/ZN1-6)×淮恢9817(来源于9308/WH26)
主要特征特性:2011年、2012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7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184粒、结实率86%、千粒重29克。全生育期139天左右,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25),抗稻曲病(病指2.65),感纹枯病(病指47.10),感白叶枯病(病指50.53);2012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7.00),抗稻曲病(病指3.44),中抗纹枯病(病指43.34),感白叶枯病(病指54.02)。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635.0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07%(极显著);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27.00公斤,较同组平均值增产3.85%。
2013年生产试验亩产614.8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4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龄30-35天移栽。在合肥以南地区可适当提早。2、稀播壮秧。旱育、水育均可,实行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每亩12.5公斤,培育多蘖壮秧。2叶前喷施多效唑,促使增蘖、根旺、苗壮。3、适当密植。亩穴数1.7-1.8万,每穴栽插1-2粒种子苗,亩基本苗7-8万。4、科学施肥。采取“前重、中控、后补”施肥策略,实行配方施肥。亩施N肥15公斤,NPK比例为1∶0.5∶0.6。基蘖穗肥比例为6∶3∶1。5、水浆管理。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亩苗数16-18万时烤田,深水抽穗扬花,灌浆期间保持田间湿润,收割前7天断水。6、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