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新棉3号
申请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甘肃省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甘肃省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以((新陆早12号×石远321)F1×新陆中9号)F1 为母本,中棉所3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源棉367。
特征特性:早熟陆地棉。株型较紧凑,果枝I式,株高67.3厘米,茎杆紫红,果枝夹角小,茎秆茸毛较少,始节高20.7,第一果枝节位5.2节。叶片掌形,中等大小、叶色深,叶背有绒毛,有叶背蜜腺。铃呈卵圆形,多4~5室,单株结铃7.16个,单铃重5.35克。衣分41.9%,籽指10.9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2毫米,整齐度指数86.5%,断裂比强度28.57cn/tex,马克隆值3.9,伸长率8.78%,纺纱均匀性指数152.7。生育期140天,霜前花比率92.6%。抗枯萎病和黄萎病。
产量表现:在2013~2014年甘肃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子棉302.2公斤、皮棉126.9公斤,分别较对照酒棉10号增产3.4%和4.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子棉338.7公斤、皮棉147.8 公斤,分别较对照增产5.2%和5.9%,
栽培要点:4月10~25日播种。每亩保苗1.3~1.5万株。三至四叶期进行第一次化控,以后每长3~4片主茎叶化调一次。要求全层施肥,亩施标准肥150公斤左右。滴灌棉田全生育期滴水8~10次,用水量300方左右;常规灌棉田全生育期灌水3~4次,用水量400~450方左右。7月5~10日打顶,单株留9台果枝左右。该品种对缩节胺较敏感,建议苗期调控以少量多次为原则,盛蕾开花后,以轻控为原则。
适宜范围:适宜在我省敦煌、玉门、高台等棉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