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士壤养分转化及利用规律的影响
玉米蠡玉16与冀单28的地上部生物量和磷含量均与根长、根表面积间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根干重无关;均与根际土pH、细菌数量间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磷酸酶活性和放线菌数量问无关。与冀单28比,低磷下的蠡玉16具有较大株高、总绿叶面积、植株干重和磷含量,优势根长、根表面积、根冠比和较多的细菌数量。
土壤测试仪测量显示:与缺氮比,尿素和铵氮处理增加玉米绿叶面积、植株干重,降低根干重、根冠比、根长、根表面积。同一氮素形态,与非根际比,根际土的pH降低、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提高,土壤速效磷减少,铵氮和 硝氮含量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不同氮素形态,铵氮处理的总绿叶面积、植株和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较大,氮磷钾吸收量较高,根际pH较低,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较强,土壤速效磷、铵氮和 硝氮含量较大。说明铵态氮利于玉米生长、促进了根系氮磷吸收和利用。
不同氮处理的田间试验中,从苗期到成熟不同氮处理植株整株含氮量以及干重不断增加,铵氮增加比较明显,这与该处理玉米根干重和条数较多,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较低,脲酶、磷酸酶活性较高有 关。而且铵念氮处理产量、穗粗、穗粒数、百粒重、每公顷产量较其它处理显着增加,尿素次之,硝氮略有降低。土壤养分的时间动态变化规律表明,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在此期间对养分 素需求较大,充足地养分供应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大致符合以下规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层中的速效养分含量也逐渐减少。
2009年玉米的产量表明,土壤补充氮磷钾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玉米产量,NPK对玉米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优化效应明显大于PK、NP、CK等处理。土壤供氮、钾能力较弱,增施氮、钾肥有助于玉米产量的提 高。三茬作物总产量表明,CK、PK、NK、NP处理较NPK处理产量分别降低29.8%、16.4%、11.O%、18.5%。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的磷可以满足玉米.小麦一个轮作周期的需要,而氮、钾每季作物 合理供应。合理施用氮磷钾才能持续提高小麦玉米产量。
各土层不同施肥处理下整个土壤剖面来看,NH4+.N含量差异不明显。施氮可增加土壤N03。N含量,各土层的N03--N含量在0~60cm逐渐下降,土壤仪器测试显示,当氮流失,含量减少的时候,在90cm处出现回升趋势。土壤磷钾养分 空间分布大体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层中的速效养分含量也逐渐减少。土壤养分时间动态变化规律表明,作物在大喇叭口~灌浆期问玉米对养分素需求较大,充足地养分供应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2009年合理施肥试验表明,土壤合理补充氮磷钾能获得玉米高产,NPK(1)对玉米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优化效应明显大于NPK(2)、NPK(3)处理,产量达10783.2kg/hm2。NPK(1)处理在2009—2010年小麦 季产量达到5658.2 kg/hm2,2010年玉米季产量11035.5 kg/hm2。三茬作物总产量表明,NPK(1)处理较NPK(2)、NPK(3)处理提高了8.3%、18.8%。表明肥料施入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玉米产量的 高低,是实现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更多仪器信息:土壤测试仪 http://www.soil17.com/product/yq_236.html
带:土壤仪器 http://www.soil17.com/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