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给中国棉植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市场竞争加剧。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国内纺织企业出口大幅下滑,棉花价格直线下降,每吨由最高的18000元跌落至9000多元,农民种棉严重亏损,纷纷改种其他农作物,棉种行业受到重创。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沉着应对。在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不利条件下,实现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增长,在竞争中公司自身的优势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2008年12月创世纪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6月该公司生物技术中心被深圳市政府认定为“深圳转基因植物研究开发中心”,并再次获得深圳市政府科技创新奖。2009年该公司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一种红树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及其应用”、“人工改造合成的抗草甘膦基因及其应用”等四项技术专利,已得到了受理;该公司“创杂28号”和“创鲁1号”等棉花新品种已经通过了国家审定。公司的两项课题“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新型抗棉铃虫转基因棉花研究”被农业部列为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
适应市场优化管理架构赢得竞争先机
创世纪公司新设了产品开发部、技术服务部、棉花经营部及育种中心等,将原生产中心分拆为生产中心和加工中心等。新的组织结构提高了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进一步规范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公司经营和服务链条,加大对销售终端的技术支持力度;实现了生产组织方、市场经销商、植棉农户的多赢。此外,面对复杂变化的市场,该公司科研系统对现有科研项目进行梳理,进一步确定科研的重点方向,明晰和优化技术路线,提升科研协调配合能力及科研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科研项目制管理。
该公司在棉花种子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各系统的质量管理标准上不断地与国际标准接轨。2009年该公司采取过程监控、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措施,杜绝不合格产品,并消除其产生根源,持续改进整个质量体系,增加顾客的满意度。2009年9月,该公司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和服务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力地推进了公司的品牌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多元经营扩建基地
创世纪公司是中国棉种行业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具备技术、管理和渠道优势。2009年该公司收购了新疆汇隆棉业公司,积极进入皮棉的生产和经营领域;投资设立了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经营小麦种子;积极开展与中油所等油料作物科研单位的合作,涉足油菜和油葵等油料作物种子经营。该公司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选准时机和切入点,在种业领域开展横向的拓展和纵向的延伸,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全国的三大主产棉区之一新疆建立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创世纪公司早年就着手于新疆市场的经营,建立了育种站、生产基地中心、营销中心。2009年该公司加大了建设力度,以库尔勒为中心,建立大规模的常规棉繁制种生产基地,又投资近2000万元配套建设了库尔勒种子加工厂。该公司在新疆的经营优势凸显,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产品销售额大幅提高,在新疆的发展获得实质性的突破。2008~2009年度,已累计发展近10万亩棉种生产基地。
开拓国际市场打开东南亚大门
我国的转基因农作物研究和产业化总体水平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创世纪公司拥有我国唯一大规模产业化的转基因农作物(抗虫棉)的核心技术-单价杀虫基因的专利权和双价杀虫基因专利的排他实施许可权,作为国内转基因生物技术的领军企业。在南亚、东南亚推广转基因抗虫棉技术拥有一定的基础。2009年,该公司成立了国际事务部,加大了拓展国际市场力度。国际事务部接连不断地会晤来自英国、荷兰、缅甸等国家的企业领导,热情接待了外企的多次到访,并洽谈、签订合作意向。还组织管理层参观访问美国孟山都总部,学习先进经验,部署本公司的国际发展战略。在巴基斯坦成立了育种站及中巴嘉德合资公司;在印度推广转基因棉种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国农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先驱领军企业。目前同该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还有来自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种子公司和科研机构。
创世纪公司经过多方面努力,在中国棉种行业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在长江流域该公司的转基因抗虫棉的市场份额已占到20%。另外使用该公司专利技术生产的转基因抗虫棉市场占有率达到93%以上。在南亚市场,利用创世纪公司抗虫基因技术的4个抗虫棉品种已在印度实现了生产与销售,市场份额逐年上升。由于印度使用创世纪公司抗虫基因技术,促使美国的转因基抗虫棉在印度的销售价格猛跌,由原来一袋(450克)1900卢比,调降到750~930卢比,降价幅度达到1倍多。印度棉花协会主席盛赞创世纪公司对印度的贡献时说:“从中国创世纪公司引进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给印度农民带来巨大利益。” (来源: 农民日报 作者: 宋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