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优选,就很难富过三代
美国20世纪20~30年代,是创业型老板跟职业经理人争权最激烈的时期。二战之后,这种事就少了。在战争期间,如果企业里没有得力的职业经理人,没有跟军方拉上关系,很难活下去。所以二战后崛起的公司很少有子女当道的。到了50年代,大型跨国企业几乎都靠职业经理人了。到90年代,老板实际上就成了一帮基金,投资合适的职业经理人。从历史看出,职业化道路谁也挡不住,社会化公司一定要走这条路。
也有一些家族企业传承得较好,像施华洛世奇,已经传到第五代了。原因是五代之后,家族成员已经足够多到构成优选企业家的基础团队,董事会优选家族里最棒的人。这些家族成员也不是一毕业就在本家族的企业工作,而是在外面混够了才敢来竞争。其实,这种家族企业已经变成市场化和社会化企业了,并不是儿子就必然接班。
同时,家族企业传承的过程中,可能也有职业经理人参与的历史。比如日本丰田,中间也换了好几代家族之外的人当社长,然后这个家族才有合适的人才当选。终究是根据市场规律在选择。只是当家族成员足够多、足以支撑大部分重要岗位时,职业经理人就不来了。这其中的好处是,家族成员有血缘关系,彼此间的信任度高,还有家庭伦理的约束。但如果选出的是一个笨蛋,企业也得破产。
外国企业的例子对中国企业是很重要的借鉴。正如老话说“富不过三代”,只要是继承的方式而不是优选,就很难富过三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待于这一代老板去逐渐探索,也有待于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成长速度和中国公共
社会化的速度。不过,总体来说,偏创新的企业一定要靠职业经理人,家族企业玩不转;偏资源的企业,家族企业比较多,一时半会影响不大。
当然,企业接班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帝制和民主的问题。帝制是传承文化,民主是优选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基因导致了不同的道路。当年美国的那些老板,也想传承给子女,但是最后没办法,必须优选最好的人,就选了更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中国这一代人的帝制思想,也会伴随市场机制下的激烈竞争而慢慢弱化,否则就是等死。于是,人们慢慢也就会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