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求职指南:
1.首先是要与真实身份相关联,只有真实的照片、个人经历、背景描述才能被人识别、让人信任。
2.主动寻找心仪企业内部的人,无论是HR还是业务经理,主动交流,建立人脉。
3.一定要把自己的特长、专业积累在微博中表现出来,无论是发表与专业相关的观点,还是将自己过去的荣誉、经历分享出来。不过微博内容要写得人性化,不能太过正式,同时可以把正式的简历放在微盘里面。建议将生活微博和职业微博分开经营。
招聘行业的淘宝
业余推荐别人应聘工作也能有几百块钱的收入,你有兴趣吗?如果有,那你就是举贤网要找的职业顾问。
这家猎头出身的公司想在人才招聘行业里复制淘宝模式--搭建一个平台,引驻招聘方发布岗位需求,然后引来一些有人脉的人(举贤网称他们为职业顾问),推荐别人去应聘岗位。举贤网向招聘方收取平台运营费用,就像淘宝店家支付的租金。同时,说服招聘方向那些职业顾问悬赏一笔钱,吸引他们推荐人才。面试、录用后,职业顾问可以得到几百甚至几千元收入。
这个平台2011年9月上线。当年夏季测试时,职业顾问有4700人,9月份上线时,增长到9000人。2012年底,有3万职业顾问,线上收入最高的兼职职业顾问,年收入达6万元人民币。
“2013年的规划是做到6万兼职顾问,并解决活跃性问题。”举贤网人力资源总监宗杰说。举贤网称那些职业顾问是“不在单位里工作的同事”。
一方面,举贤网内部有一些运营顾问,由他们来接洽职业顾问,下发求职岗位,收取职业顾问推荐来的简历。通过推荐,可以提高企业招聘的效率和精准度(这是传统招聘网站的软肋),大大节省了企业HR的时间和精力。宗杰称5份简历可以筛选出一个面试人,面试四人,可以录取一人。
另一方面,所谓“不在单位里工作的同事”,也就是招聘服务的一种外包,职业顾问不需要发工资,只给赏金,这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举贤网想以此战胜猎头模式,获取年薪10万至40万价位人才的市场份额。“猎头收取入职人年薪的20%至30%,而我们是猎头的一半。”猎头服务的客户之前都是世界500强公司,或者是一些非常有实力的企业,到了2009年,大量的民营企业开始使用猎头,这是一个大变化。举贤网看中的是猎头范围扩大出现的商机。
关键是如何吸引职业顾问在平台上活跃,这对举贤网是一个挑战。为吸引职业顾问,举贤网将120万份简历的人才库对职业顾问开放。职业顾问想要获得简历,可以用网上的积分去下载。积分来自于活跃度,可以通过登录、发表见解、上传简历获得积分。这一点与猎聘网相比不一样,猎聘网要求上线猎头必须提交简历或者其他公司的通讯录,才可以换取简历。
招聘业的长尾效应
讲述者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刑志明摄影时会理
目前,招聘渠道市场整体呈现多元化、细分化的趋势,传统招聘网站在社交网站的冲击下正在走向没落,这些网站始终没有突破广告条的模式,除前台、行政、财务、人事等通用职位的招聘效果较好外,企业最需要的业务人才很难找到。同时,行业和区域性网站有增长的趋势,如汽车人才网、化工人才网等。
另一方面,企业方的渠道使用习惯也发生了改变,从追求“大而广”转向追求“细而精”,希望增加目标针对性。
从线下渠道而言,仍旧以各类招聘会为主。传统的春季、秋季大型招聘会,同样由于不够精准,收取简历如大浪淘沙,因此效率也十分低下。而另一种则是企业自己组织的专场招聘会,许多大型公司如苹果、联想等都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招聘,这类招聘会多为邀请制,其招聘流程经过设计,对企业更为有效;求职者只有多关注心仪企业的信息,尝试主动联系。
目前,招聘市场中的新变化是招聘流程外包市场。我们发现,一般而言,企业内部团队自行寻找简历的能力是相对较弱的。同时由于招聘渠道日益多元化和细分化,导致人均招聘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委托第三方寻找目标对象。
还有一种就是大家都在关心的社交招聘。社交招聘网站的代表是Linkedin。在国内,以纯社交为主的微博也衍生出了招聘功能。许多企业会在Linkedin和微博上设置企业账号,还会购买大量招聘账号,直接与他们认为合适的候选人联系。但对企业而言,这么做需要本身有足够的粉丝数量和黏性,而且维护和招聘成本不亚于去传统招聘网站等待和筛选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