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原则”被当今社会的很多人特别是职业人和老板广泛地应用,“脱颖而出”也是这个时代许多人的追求。问题是,讲究2-8原则的人未必真的体会到其精神实质,想脱颖而出的人未必能够正确地集聚能量去达到这个目标。然而,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吸的概念放到一起,就能起到相互取长补短的作用,所以,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交叉思辨。
2-8原则说的是,工作中20%的工作需要占去80%的时间,80%的工作只需用20%的时间;20%的工作创造80%的价值,80%的工作创造20%的价值;20%的优质客户带来80%的利润,80%的一般客户产生20%的利润;你的80%的努力只产生20%的成效,你的20%的努力产生80%的效果,等等。
这样看来,似乎就能够辨别出怎么用最少的付出产生最大的回报。这里恰恰隐含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就客户利润而言,看似80%的利润可以由20%的优质客户带来,剩余的20%的利润得有由80%的客户提供,从工作量来说,显然后者占去了大部分。于是,有人就得出一个解决方案:多服务这80%的利润贡献者,少服务这20%的利润提供者。殊不知,没有这占去80%工作量的20%的利润提供者,一是衬托不出前者的优质,二是没有这些铺垫,就没有大利润的合作伙伴愿意与你做生意,比如有一个大客户听说你从现在起就开始马虎对待一般的合作伙伴,他的担心就会逐渐膨胀直至与你停止合作,或者说,是因为你长期服务好了一般的合作伙伴,大利润的大客户才会有今天跟你的合作,或者这样的大客户就是你过去服务的一般合作伙伴中成长起来的。这就是一种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离开另外一部分而独立存在。所以说,2-8原则固然正确,只能认识并加以利用,而不能投机取巧。
脱颖而出源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意思是说:战国时,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助,毛遂请求跟着去。平原君说:“有本事的人,在人群中,就如锥子放在布袋中,尖儿立刻露出来。你在我家已有三年,但我未听说过你的名字,看来你没有什么能耐,还是不要去了。”毛遂说:“若我真的能如锥子,放在布袋里,就会连锥子上面的环也露出,岂止只露出个尖儿!”后来毛遂就跟着去,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想一想,一个东西要能够脱英而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假设把一个铁柱放在蛇皮袋中,它能露出来吗?不能!因为它的下端没有尖锥体;假设把一个轻如银针的尖锥体放在蛇皮袋中,它能露出来吗?亦不能!因为它的上面没有重物。所以,要脱颖而出,必须既有重物、又有尖锥体,缺一不可。
脱颖而出在2-8原则中的类比,这个重物棒就相当于耗费80%精力的工作,才能衬托出尖锥体即耗费20%精力的工作,这个重物棒相当于创造20%利润的群体,才能衬托出尖锥体即创造80%利润的群体。对于脱颖而出的需要,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能,对于工作价值创造来说,少了2-8中的哪一部分或者蓄意削减其中的某部分,都不能成功,是完全一样的道理。
再进一步引申一下,对于职场人士,既要领悟2-8原则,更要体会脱颖而出。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付出,做好做足“8”,可能只能产生20%的回报,也要做好做足“2”,并两者都做好了,才有这80%的回报。另方面,想要脱颖而出,必须首先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有份量的坚硬的实体(即棒,占80%),其次还要有独立的个性和超人的专长(即尖锥体,占20%),否则永远都是窝囊废。
脱颖而出和2-8原则也可以给我们另外的启示。在用人上,我们可以逐渐淘汰只产生20%效果的人,根据能产生80%价值的人的特征,多聘请这类人工作,以便一起产生更大的价值;在对待客户上,我们可以多发展和培育能产生80%相对利润的客户,逐渐把广大的这样的客户在不降低贡献的基础上放回20%的群体,让在整个群体中能产生80%相对利润的群体有更高的价值;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上,多学习 、多思考,逐渐将尖锥体融化到重棒中,再溶造新的更好的尖锥体,你的价值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