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是影响旱地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迅速提高肥力的施肥技术,培育壮苗的播种和群体控制技术,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环节。
(一)合理耕作,蓄水保墒 旱地小麦的耕作技术要以“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中墒”为中心,采用深耕蓄墒、浅耕保墒,隔年轮耕,达到伏雨秋用,秋雨春用的目的。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早耕,深度20~25厘米,土层厚的地块可深耕到30厘米以上,以利接纳较多雨水。要做到随耕随耙,耙透耙平,然后耢2~3遍,以减少失墒,等待播种。
(二)施足基肥,配方施肥 在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的基础上,配方施足氮磷化肥,以培肥地力。亩产300公斤以上的地块,化肥施用总量为:纯氮10-12公斤,磷(P2O5)8-10公斤,钾(K2O)5公斤。上述总施肥量中,将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钾肥和70%-80%的氮肥,施作底肥。于第二年春季土壤返浆期开沟追施剩余的20%-30%的氮肥(或者小麦返青后借雨追施)。秋种底肥的施用方案为:方案1:尿素16-20公斤(或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70公斤+氯化钾7.5-10公斤。施肥方案2: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各15%)50~70公斤。方案3:亩施磷酸二铵18~22公斤+尿素8~13公斤(或碳酸氢铵22-35公斤)+氯化钾10公斤。
亩产量低于300公斤的旱薄地,在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的基础上,化肥施用总量取以上施肥量的低限:即纯氮10公斤,磷(P2O5)8公斤,可不施钾肥。
(三)选用抗旱良种 旱地高产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土层厚,地力好的旱肥地,应选择增产潜力较大的品种,如鲁麦21号、山农优麦2号、烟农21、烟农18等;在土层较薄、肥力较低的中低产旱地,可选用鲁麦19、烟农18等品种。
(四)适期适量播种 根据旱地栽培的生育特点及冬前壮苗对积温的要求,一般以10月1日至8日为宜。冬性品种,宜在上述适宜播期范围的上限,弱冬性品种宜在下限播种。旱地小麦注意在适期内抢墒播种。
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小麦基本苗可控制在13万~18万,冬性品种可采用适宜范围的上限,弱冬性品种可采用下限。播种偏早的可减少1万~2万,偏晚的可增加2万~3万。沟播小麦每亩基本苗15万~20万。
(五)播种规格 播种方式以20厘米等行距或18~23厘米的大小行为宜。播种深度为3~4厘米。
降雨量少,土壤瘠薄的旱地,可采用沟播。大沟麦沟距60~70厘米,沟深9厘米,沟宽24~27厘米,每沟内播种3行小麦;小沟麦沟距36~42厘米,沟深9厘米,沟宽12~15厘米,每沟内播种2行小麦。播种深度3~4厘米。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各项工序要环环扣紧。用沟播机播种,各项工序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六)播后镇压,查苗补苗 小麦播种后及时镇压,沉实土壤,利于提墒保墒、培育壮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的地块要及时补种。
(七)加强春季管理 于早春土壤返浆期借墒追肥,墒情较差的地块,应以镇压划锄为主;墒情较好的地块,应以划锄为主;对土壤不实、坷垃较多的麦田,先镇压、后划锄;要结合划锄灭除杂草。旱地麦田红蜘蛛、蚜虫等害虫危害严重,应及时防治。中后期酌情喷施黄腐酸、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蜡熟末期,适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