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孙永成3日表示,我国在航天育种领域,无论是实验数量,研究成果,还是机理研究的深度,都走在世界前列。
这是孙永成在海南文昌参加于此间举行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项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高峰论坛”时表示的。
据介绍,与世界其他航天大国不同,我国的航天生物学实验以培育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为主要目的。1987年,中国利用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进行航天生物学试验,至2008年“神舟七号”成功飞行时,共进行了23次试验,累计航天生物试验品种达到4500种,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蔬菜、花卉、昆虫和禽类等。
据中国航天育种中心的数字,目前,中国已经通过太空选育实验,培育成功近百个良种,其中,已经有40个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此外,还有约3000个品种正在进行地面选育。
孙永成认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种子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中国在航天生物试验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为世界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福建省农科院1996年选用当地水稻品种进行太空育种试验,至2002年培育成功“Ⅱ优航1号”超级再生稻,每亩年产量可达1372公斤,目前已经在中国和东南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航天育种是利用太空物理环境和地面的差异,如微重力、宇宙辐射、重粒子、弱磁场、高真空等作为诱变因子,使地面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借以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航天育种实质是物理诱变方法。这种方法是中国的育种专家、航天专家、生物工程专家共同努力下,开辟的具有原创性的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