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9月7日消息(记者费磊)记者从今天(9月7日)召开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承担百颗卫星(飞船、探测器)的发射任务。该集团将通过加快空间航天育种技术的发展,联合各方力量加强现代农作物种业航天育种科技创新。
由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组办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就航天育种的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航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代种业及相关政策探讨、空间诱变激励研究、航天工程育种技术领域的给予与挑战、建立空间搭载实验长效机制等论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早在1987年8月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利用第9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首次成功进行了一批水稻和青椒等农作物种子搭载实验。至今,我国先后利用15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搭载了上千钟作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获得了大量产生变异的新性状品种。目前我国已拥有经过航天搭载的农作物共计9大类393个品系,异变育种品种8000多份,初步建成了航天育种资源库。选育成功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新品种达到70多个。目前,我国航天育种推广种植基地共有100多个,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近2000万亩。
通过航天育种,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改良产品品质。如“航椒1号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比一般辣椒提高了183%左右;“太空5号小麦”产量超过传统品种10%以上……如今,航天育种已使人们的生活受益,并已成为太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向科技部、农业部、中科院、国防科工局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有关单位下发了《关于推进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航天工程育种纳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要求加强航天工程育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形成空间搭载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