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姜玉勇) 10月14日,农业部种子管理局调研组就建设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事宜与市政府及相关县区领导进行座谈交流。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克军,副市长张平及市政府秘书长张稔农出席座谈会。
栾克军对农业部和种子管理局、省农牧厅领导、专家多年来对张掖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张掖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基地稳固、种植技术成熟、自然条件优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于2008年明确提出建设百万亩中国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至目前,全市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生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4.5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40%以上,有力保障了全国种业安全,玉米制种也成为推动全市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固增收的支柱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对种子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市场秩序混乱,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育、繁、推一体化建设相对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制种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栾克军指出,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为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实现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将张掖玉米制种基地的定位上升到国家层面,按照“高效、节水、优质”的发展要求,努力建成100至120万亩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确保年产优质玉米种子5.5至6.5亿公斤以上,实现种子企业、制种农户、土地流转经营者多方共赢,全力把张掖打造成国家级优质玉米制种基地。
栾克军强调,要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程序,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培育壮大有自主研发能力、资金实力雄厚、管理到位、体系完善的制种企业,建立健全科学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切实维护好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要坚持标准化生产,在张掖所有玉米制种基地实行国标,用国标来约束和指导生产实践,以此保证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制种产业的持续发展。要通过龙头企业整体流转和农业生产公司统一经营等模式,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提升种子质量。
栾克军建议,在张掖建立中国杂交玉米种子信息发布中心和杂交玉米交易市场,实现信息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由农业部、省政府主办,省农牧厅和市政府承办,每年在张掖举行一次种子博览研讨会,以国内外专家、学者最新的科研成果来提升制种基地建设水平。农业部和省农牧厅制定张掖玉米种子企业生产标准,出台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高层次的制种基地建设规划,加大对张掖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
廖西元在座谈会上对我市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张掖是国家玉米制种的核心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张掖提出建设百万亩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的发展目标切合实际,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作物品种、企业、基地的准入,把优质资源向有育种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配置,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要求抓好制种基地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互惠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今后,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将从政策、项目、资金上对我市玉米制种产业给予大力支持。
杨祁峰指出,张掖市要认真搞好玉米制种基地建设规划,积极推进玉米制种产业现代化进程,健全完善玉米制种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尽快组织成立种子管理专门机构,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力争把张掖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制种基地。
当天下午,农业部种子管理局调研组领导和专家还讨论研究了《张掖市国家级百万亩优势杂交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调研组要求我市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及时报送农业部审批,力求尽快启动实施。(文章来源:张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