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正在跟许为钢(左)学种麦
□记者温中豪实习生董涛文图
引子
10月14日,秋阳灿烂,原阳县祝楼乡姚村,村民们正忙着耙地、种麦,“我家种的是省农科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麦种的好坏对于来年丰收的意义毋庸讳言,而对于小麦品种,这个麦产量高,一亩地不低于1000斤。”村民老张望着田地里穿梭的拖拉机说:“这两天墒好,正是种麦的好时候,你瞅瞅,都在地面忙呢。”
当下正值小麦播种时节,麦种的好坏对于来年丰收的意义毋庸讳言,而对于小麦种植面积最多的河南而言,小小的麦种牵系着河南粮食增产丰收、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担。
“常说十年磨一剑,农业科技专家最少要‘磨’上10年,甚至更长。”站在一旁的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许为钢说。
14日上午,记者来到省农科院设在原阳县的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亲身体验了一个品种的艰难“孕育”过程。
1试验田里跟着博士育种
本想着农科院育种应该是用很先进的农业机械进行,到地里一看却大大出乎记者意料。
科研人员竟然一手拿着种子袋,一手把麦籽塞入松软的土壤中,“咋还用手播啊,这样也太慢了吧?”记者忍不住问许为钢“让我也试试吧?”当记者提出种麦的请求后,许为钢给了记者一袋麦籽,让记者试试,他则蹲在一边手把手指导。
“你把竹竿放在田垄上,脚踩在另一田垄上,对着竹竿上的黑点,在每个黑点的位置放一粒麦籽。”在许为钢的指点下,记者小心蹲在田垄上种了几行。接着,记者又用铁耙,将种过麦籽的田垄抚平,算是完成了整个播种工作。
一名头戴遮阳帽的女工作人员正低头播麦种,她叫李艳,33岁,是一名博士。当她站起来和记者说话时,脸部被晒得黝黑的她咋也看不出是个城市女孩,“虽是博士,但我一年至少有三个月在地里干活,风刮日晒的,其实和农民差不多。”
在最繁忙的时候,李艳早上6点多就从郑州出发,8点开始下地,中午在基地吃饭,一干就是一天,“虽然很辛苦,工作地点也在农村,但我已习惯了这一切。”李艳笑着说:“同事们都互相调侃称自己是有文化的高级农民。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不少都是博士或者硕士,但不少都看起来像个农民。”
“这是农科院分子育种研究室的主任胡琳。”许为钢指着一名身上沾了不少泥土、脸色黑中泛红的妇女向记者介绍,而胡琳正忙着和一帮工作人员铲土。衣着朴素、看起来更像个农民的胡琳是搞转基因小麦的博士,“这是国家黄淮海转基因小麦中试基地,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中试基地,主要是培育高光效转基因小麦品种。我们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这项研究,我们把玉米的三个高光效基因转入小麦中,能显著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小麦的光合作用得到提高后,就能大大提高麦子的产量,目前已获得了抗病性强、品质优良、株型紧凑、产量高的育种新材料。”当胡琳用记者的笔在采访本上写出三个高光效基因的名称时,她的手有些微微颤抖,“这两天太累了,手都用得有些不听使唤了。”
2播下十年后的“低能耗种子”
试验田里不但田垄整齐,而且每隔不远就插着一个白色的小纸牌,上面写着编码,“这是田间编号,不同的编号代表不同品系的种子,不但正在播的种子有编号,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也有编号,每一代种子都有各自的编号,就像族谱一样,便于研究人员知道种子的代系。”许为钢告诉记者,“每个纸牌下都是一个组合种子,形象一点说,就是同一个爸爸妈妈孕育的种子。育种的目的就是在试验田中找到最符合育种目标的植株,把从这个植株上收获的种子,进行再繁育,直到育出符合目标的种子,这个后代选择过程需要六到七年。”
许为钢说:“选出好的品系后,还要到试验田里做产量比较,这个过程需要两年,最后选出最符合目标的品系,然后拿到农科院的一些小麦利用研究室做区域试验,这就像是种子的高考,要走出农科院的试验田,放在全省不同的种植环境做试验。看它的抗病、抗旱性以及产量,从而选出一个最好的品种。”
对此,农科院小麦品种利用研究室的赵虹主任告诉记者:“区域试验需要三到四年时间,最后会给这个品种一个区域试验报告,共有产量、抗病性等二三十项指标,就像是发给这个品种的高考试卷一样。有了这个‘考试卷’,种子还不能上市,还要通过省种子站的生产试验,就是在更接近大田环境下的试验,这也要给一个试验报告。等生产试验结束后,由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发个证书,就可以上市出售这个品种了。”
“我们刚才种的麦籽是繁育到第三代的种子。”许为钢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培育的种子,是10年后需要的,他们为这个品种设定的目标不但要有以前品种所具备的高产、优质,还要具备新的特点“高效”。高效就是指要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化肥、农药、水等资源的消耗,减少小麦生产过程中对土壤水体等方面造成的污染,而这也是未来世界能源紧缺和发展绿色农业的需要低能耗种子,因此育种工作要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