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管理科 报道
我市生态条件复杂,对水稻的环境适应能力要求很高。广适性不强、高感病虫害、抗逆境能力差、种性退化等缺点缺陷都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市种子植保总站多措并举强化杂交水稻品种风险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一是严把品种入门关。目前我市合法有效推广的水稻品种中,高感稻瘟病品种有68个,其中市审品种21个,国审品种47个。2007年以后,我市提高了水稻品种审定标准,对稻瘟病抗性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抗性鉴定级别达到7级以上的,将一律不得审定通过;二是逐步加大缺陷品种的退出力度。根据《重庆市水稻玉米品种退出办法》,直辖前四川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已全部退出,直辖后我市审(认)定的水稻品种已退出43个;三是建立健全品种风险预警机制。对已明确有潜在风险的品种,提早告知社会,公告全市高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名录,并对某些重要病虫害的常发区和已出现严重危害的区域,及时提出警示种植意见;四是开展审后品种大面积生产追踪调查。定点定户,追踪调查水稻大面积生产中各品种的实际表现情况,特别是追踪了解品种对持续低温阴雨和高温伏旱等不利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为品种退出和品种区域布局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