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病害,一旦暴发流行,将导致花生大幅度减产,因此在花生盛花期或者田间发现病株时应立即进行施药预防和控制。花生青枯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种子不带菌,因受土壤条件的限制,导致一些地区年年连作,花生从幼苗期至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花期发病最重,结荚盛期达到高峰。感病的植株初期顶叶失水软垂,叶片变为灰绿,病株拔起可见主根尖端变褐湿腐,根瘤呈墨绿色,根部横切面可见环状排列的浅褐色至黑色小点,用物挤压,切口处有菌液流出,根部纵切面可见维管束变为淡褐色至黑色,防治措施有如下两点:
一、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新垦地种植花生,青枯病极少发生,有水源地方, 实行与非寄主作物合理轮作,防效较好。轮作地块病害发生较轻,一般应与绿豆、大豆、玉米、红薯、西瓜、豇豆、水稻轮作。尤其是与水稻轮作,可有效控制花生青枯病的发生。旱地花生,播种前进行短期灌水,多施有机肥料。可促进花生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
二、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花生的抗病性,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氮肥,促进花生稳长早发。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少病害发生。培育壮苗,增强花生根系的抵抗力,从而减轻病害。 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减少土壤病源。切实搞好花生根瘤菌接种,提高花生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