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甘肃督查组对酒泉、张掖两地的9家外来制种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外来制种企业在甘肃制种基地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期盼。
一、困难
1.烘干能力不足。今年玉米种子收储方式已全部由原来制种农户分户晾晒企业收购干果穗,改为企业收购鲜果穗后晾晒或烘干。据调查,制种企业均为此斥资新购置了鲜穗烘干设备(每条烘干线在700万元以上),但目前鲜果穗的烘干能力仅能满足生产总量需要的1/3。如果收购的玉米鲜果穗在自然晾晒期间遇到雨雪、霜冻等不利气候,种子收储企业将面临很大的质量和经济风险。
2.铁路调运困难。企业普遍反映,获得车皮计划紧张,通过铁路运输调出种子十分困难。若要在计划外增加运力,则必须额外增加运输费用,加重企业负担。
3.融资成本高。主要依靠贷款预付农户收购资金的玉米种子收储企业,由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普遍上浮,收储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很大。玉米制种是一项高风险投资行业,收储企业很难获得社会融资,即使有融资渠道,成本也很高。
4. 基地难稳定。2009-2011年,张掖市种子生产面积稳定在90万亩左右,而种子生产企业却由36家增加到70家,各企业年平均制种面积呈下降趋势,制种企业间竞争激烈,稳定基地面积难度不断加大。
5.制种成本持续上涨。据调查,2009-2011年制种每亩保产值分别为1400、1800和2500元,呈逐年上涨趋势。同时,加工、运输和劳动力成本也明显增加,收购玉米鲜果穗后晾晒或烘干也增加了生产成本。企业普遍反映,明年制种成本将继续上涨。
二、期盼
1.严格准入,扶优扶强。按照新颁布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严格对制种型生产企业的资格和能力审核,从严控制许可条件,注重提高质量。采取行政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的方式,优先扶持大型制种企业与制种基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稳定基地。
2.实行制种补贴扶持政策。一些制种公司提出,由国家财政对大型种子企业制种生产给予支持,可采取现金直补和赠送制种机械的方式,进行专项财政补贴,每亩补贴300-500元。
3.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国家财政对制种基地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土地平整(约1500元/亩)、铺设膜下滴灌设施(约800元/亩)等,为实现制种基地规模化、机械化创造必要条件。
4.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引进、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问题,增强企业商业化育种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