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先玉335”是国际种业大鳄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商业化育种的必然产物,相比之下,“郑单958”的育成存在一定程度的偶然性。从根本上来说,首先,中国不是普通玉米的起源地,种质相对缺乏,育种资源遗传基础狭窄,与先锋公司等拥有自己丰富种质材料的跨国公司比较,在起点上就处于劣势。其次,先锋公司建立起成熟的商业化育种平台,一系列的品种可以源源不断走向市场;我们的育种研究机构和企业规模小且散,单打独斗,在育种方面没有集团优势,而且效率不高。再次,国外公司育种是跟着市场走,甚至是根据对未来市场情况的判断提前进行准备,我们的品种选育似乎是为了本土审定而进行,市场反应滞后,中国的种企与国外种企存有差距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今年9月,在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等人的带领下,中国种业代表团出访美国,8天参观了12个单位,包括孟山都、先锋、先正达等。在第九届全国种子“双交会”种业形势报告会上,马淑萍专门对美国考察访问进行了总结:不论在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立法,还是种业公司的生存法则等来说,美国都值得国内种业学习和借鉴。现在,中国种企的当务之急是要把产业链做大,把流水线式商业育种管理做完整,多向美国种企学习先进经验。
访美代表团副团长、隆平高科总裁刘石表示,最近15年美国种业依靠生物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种业却依然在传统轨道上运作,很难适应商业育种的快速发展,不论是生物技术、资本力量,还是新品种选育方向,都与美国有很大差别。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认为,国内企业要认识到应该实事求是,不要盲目去搞生物技术研究。“有企业想照着孟山都去建生产线,可核心技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现在中国种企要把产业链做大,即把大规模、程序化、数据化的流水线式商业育种管理做完整。”张世煌说。
“尽管中国水稻育种水平处在世界前列,但如果跨国公司用他们的基因和育种方法,使用中国的水稻育种材料从事品种选育,结果可想而知。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和拜耳公司水稻研究站已经在将分子辅助选择、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杂交、常规育种结合,并实现了生产和加工机械化和自动化。”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绍明说。刘石也表示,如果国内种企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并急起直追,中国杂交水稻的世界领先地位可能会很快被超越。
据马淑萍介绍,美国现有500多家种子企业承担商业育种,其中20%的大企业,占领了70%的种子市场,而中小企业生存主要是为大企业生产制种或者作为其销售商。商业化育种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培育品种要注重高产,更要注重稳产、抗性,适合机械化等特征,甚至可以说是培育赚钱的品种。美国种企的很多做法,值得正在商业化育种中摸索的中国种企借鉴。
今年以来,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种业指导性文件的发布,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的成立等,建设现代种业、种企做大做强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种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整合有效的资源,商业化育种是种企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有关中国应建立什么样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的讨论不断,科研院所与企业怎样分离等话题在业界热议,我们相信,这种探讨对于勾画未来中国商业化育种的蓝图大有裨益。 (马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