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供销产业发展基金”、“筹备集团财务公司”、“力争三五年内"孵化"3家以上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如果记者不是面对面地采访中国供销集团的“掌门人”顾国新,可能很难会把这些极具市场、资本意味的话语,与“供销社”3个字联系起来。
然而,正是充分利用市场与资本的力量,成立不到两年的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供销集团)发展态势良好:在不久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中国供销集团成功跻身百强之列,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83位、“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第31位。
“我们的目标,是把中国供销集团努力打造成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的"国家队",努力打造成为涉农流通"国家队"的旗舰企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简称全国供销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中国供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顾国新如是说。
战略目标引领聚合形成实力
据了解,中国供销集团是在全国供销总社12家本级企业基础上组建成立的。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1月18日,中国供销集团完成了工商登记。
合作社在我国已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2009年,国务院再次颁布《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指明新形势下全国供销社系统的发展方向、职责和任务。在中央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全国供销社系统不断克服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弊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是网络覆盖面显著提升,各类经营服务网点达到68万个,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二是现代流通方式正在普及,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已经取代传统零散的销售门店,一些地方正加快发展大卖场、购物广场等适应城市消费特点的高端商业业态;三是社有企业整体规模和效益明显提升,特别是农资、棉花、再生资源、日用消费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企业进一步巩固,提升了行业主导地位;四是项目建设全面铺开,一批投资规模大、建设标准高、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五是经营领域有效拓展,现代物流、商业地产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26.6%。
顾国新告诉记者,全国供销总社组建中国供销集团,战略意义在于:首先是国家需要大型涉农流通企业发挥骨干作用。近些年来,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但是,农村流通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流通企业“散、小、弱”,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鲜活农产品“卖难买贵”;很多工业品不能及时下乡,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农村市场等等。迫切需要规模大、服务好的流通企业在农村流通领域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其次是贯彻落实国发40号文件的实际举措。国务院文件要求全国供销总社加快推进企业并购、重组,调整优化社有资本布局,促进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在优势业务领域培育一批大的企业集团;要不断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规范管理水平;要积极拓展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促进工农产品双向流通、城乡产业紧密融合。
“目前,我们社属企业的现状和这个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供销集团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作为全系统优势资源的整合平台,真正按照市场的办法实质性地推动系统的联合发展,充分发挥系统的网络、人才、业务、市场等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引领和带动全系统企业的发展”。顾国新强调说。
组建中国供销集团,也是社属企业加快改革发展的需要。1995年,全国供销总社恢复成立以来,总社本级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企业规模不一,难以形成合力和协同效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化管理问题。要实现以上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成立集团公司把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按照市场的要求,按照企业发展的规律,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顾国新说。
搭建新平台借资本之力起飞
“供销集团成立以后,最突出的一点变化就是,实现了总社企业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很好地实现了规模效益和整体优势”。顾国新告诉记者。他强调说,这一转变中全方位、有效地利用了资本市场的力量。
2010年12月29日,中国供销集团发行企业债券的申请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发行。发债过程中,供销集团主体信用和债券的评级均为AAA级,在资本市场上树立了很好的形象。
顾国新说:“我们利用企业债资金,支持成员企业投资建设了一批好的项目。”谈及这一点,他如数家珍:中农集团正在加快建设青海大浪滩和老挝钾肥项目以及河北、陕西的农机项目;中棉集团在山东、新疆等地正在抓紧建设综合性的棉花物流园和产业化基地,推动棉花经营向现代经营业态转型;中再生公司在江苏常州、河南洛阳、四川内江、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建设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再生资源回收、分拣、拆解、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现代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在江苏丹阳、湖北仙桃、浙江仙居、安徽宣城、宁夏海原等地,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在加快布局、建设之中……
“我们还积极与银行合作,集团授信规模不断扩大”。顾国新说。据了解,目前中国供销集团本部银行的授信额度合计突破500亿元。由于中国供销集团信用级别高,融资规模大,融资成本就相对更低,为所属出资企业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支持达50多亿元。
“我们也正积极探索其他形式融资渠道,最近刚刚组建了基金管理公司,筹备组建供销产业发展基金。我们还要深入拓展信托理财、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管理等业务”。
顾国新告诉记者,我们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谋求上市,争取在三五年内集团有3家以上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以带动整个集团快速发展。“比如说农村超市板块,我们要在目前布局的区域市场进一步扩大优势地位,提高新合作超市品牌的影响力,并积极推动这一板块上市”。
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IPO时,中国供销集团是排名第10位的战略投资者。不过,中国供销集团不只想做个“股东”,作为农行战略投资者,它获得了更多的经验与资源。“我们在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向相关业务领域延伸,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涉农金融服务方面,我们积极推进了小额贷款、担保等业务发展,目前有4家小额贷款公司已正式营业。
“我们要大力推动集团财务公司组建工作,并依托系统网络优势,探索通过收购或组建等各种可行方式,成立供销合作银行。”顾国新说。
未来之目标城乡互动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顾国新告诉记者,今年5月11日,国务院领导到中国供销集团调研时,对供销总社以及供销集团的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也为供销社取得的成绩和发生的变化感到高兴,并指示要求供销社要进一步发挥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今年9月,全国供销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杨传堂到任后不久,来到中国供销集团调研。他强调说,中国供销集团要坚持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带动全系统企业的发展,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努力打造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国家队”。顾国新对此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谈到中国供销集团“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时,顾国新说,“中国供销集团要实现"国家队"的目标,既要有一般企业的市场思维,又要有足够的战略思维、宏观意识和世界眼光,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顾国新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只有坚持为农服务,才能形成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经营模式。”顾国新说,以此为前提,中国供销集团要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业务优势,并在一些新的业务领域实现快速突破,使集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得到快速提升。
比如,农资板块要不断加强行业资源整合,上抓资源,下建网络,延伸产业链,在这个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棉花经营板块要加快提升资源掌控能力,进一步做大棉花经营规模;要不断提高棉花机械制造技术水平,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开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扩大棉花交易市场交易品种,加快建设再生资源交易所和其他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形成集团现代交易市场的品牌优势。再生资源板块要不断扩大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立完善的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发展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供销集团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产业。农产品流通板块要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建设,创新批发市场管理、交易、金融和物流等服务模式;发挥批发市场的组织作用,促进实现农产品经纪人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主产地的产销对接。
背景链接
中国供销集团主要涉农业务与优势
中农公司是我国专业从事化肥、农药、农膜以及农机、种子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每年化肥等农资销售量达2500万吨,每年平均承储国家化肥淡季储备总量的20%左右。
中棉公司是我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化棉花流通企业,在全国棉花主产区和主销售区设有分支机构,国际贸易及国产棉业务规模近70万吨,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中再生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目前已建立中央、华东、华南、西南、东北5大区域性回收网络和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再生资源突破480万吨。公司在清远、内江等5个基地项目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和国家“城市矿产”试点。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创建了为国内外棉花现货交易的服务平台,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已累计采购和抛售国家政策性棉花1000多万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还推出了商品棉网上超市交易,并且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棉花第三方监管体系,为上千家涉棉企业提供仓单质押、融资、信息和监管配送等配套服务。
中棉工业公司是我国棉花加工机械制造龙头企业,拥有100多项专利技术和国家级棉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棉花加工机械,棉籽、棉籽油、棉籽蛋白等棉籽深加工业务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供销集团农村超市业务在全国部分省区也有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直营网点1000多个、加盟网点9万多个,业务辐射800多个县域市场,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社,通过“农超对接”,为农民和消费者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