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12月23日郑州讯(记者党涤寰 潘明亮)“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这是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院长,著名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在自己工作笔记扉页写着的一句话,这可能就是这个古稀老人跨越世纪的梦想,也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定不移培育优良玉米品种的信念和力量源泉。
1964年10月,大学毕业不久的程相文来到河南浚县原种场从事玉米杂交种繁育工作。这个地方,他一待就是一辈子;这项工作,他一干就是四十多年。程相文常说,“我这一辈子,只干了一件我喜欢干的事,就是为农民选育能多打些粮食的玉米种子,没啥了不起的”。是的,对于这位74岁高龄的老人来说,玉米育种事业几乎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伴随着他跨过一个世纪,伴随着他从韶华到白头。
育种工作涉及遗传、土壤、气象、栽培等多个学科。选育一个玉米品种,往往需要很多玉米材料通过成千上万次的组合、鉴定、杂交。为缩短育种周期,加快育种进程。从1964年开始,程相文每年都要到南方繁育玉米种子。育种的试验田就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黎族区。当时海南的农村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程相文借住在老乡家里,白天下地工作,晚上对着煤油灯阅读科技资料,统计育种数据。
在海南育种的第一年,程相文培育的8亩玉米种苗,先是遇到大旱,眼看8亩地里已经有半人多高的种苗就要枯死,一向对待玉米像自己孩子的他心急如焚,马上担起水桶挑水抗旱,挑一趟水来回4里地,程相文一口气整整挑14天。渴了,就喝口凉水;饿了,就啃口干粮;肩上磨出了血、脚上磨起了泡,他全然不顾,只管挑水,好不容易才缓解了种苗的干旱之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还没等他松口气,又下了一场暴雨,把种苗全淹了,面对着这场天灾,程相文没有怨天尤人,他挽起裤腿,一盆盆从田地里往外舀水,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他也顾不上歇歇,这又一连舀了7天水,才算保住了玉米苗。
程相文从事育种工作48年,在海南的种子田里度过了46个春节。孤独、寂寞、饥饿、炎热、蚊虫叮咬都没有动摇过他对玉米育种事业的执着。对程相文来说,生活条件上的艰苦从来都不足挂齿,唯有对于家庭和亲情的亏欠,使他每次想起,都会产生深深的愧疚。
从1959年结婚到1985年俩口子结束两地分居,26年间他在家的日子“加起来不到1年”。1985年之后,每年也有一半时间出差在外。1987年父母过世和2007年爱人过世的时候,他都在异乡的玉米地里。噩耗传来时,他都会忍着悲痛在玉米地里走一圈,然后回屋里呜呜地哭,哭停了,抹把脸,又去玉米地了。玉米叶子沙沙作响,像是通了人性,化作最温存的慰藉。
“父亲的一生几乎都在玉米地里度过,家里天大的事比起玉米地也是芝麻般的小事。他总说,他一天都离不开他的玉米,只要农民能增收,就是抛家舍口也值得。”说起父亲,程相文的大女儿程新建五味杂陈。父亲的形象在她心目中既陌生又亲切,既高大伟岸又难以理解。“母亲去世后,我和父亲漫步在玉米试验田,父亲愧疚地说‘新建啊,你爸这一生在你爷爷奶奶面前不是个好儿子,在你妈面前不是个好丈夫,在你们面前更不是一位称职的好父亲。我欠你们的真是太多太多!’。”
提起这些,程相文总是叹自己没本事,顾不得两头,只能把一件事做好,“尽忠不尽孝,尽孝不尽忠,我已经对不起家人了,不能再对不起等种子下地的老农们。”
多少年来,程相文凭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坚强的毅力,用自己的智慧、心血、汗水,孕育成一个又一个玉米新品种。70年代,他选育的浚单5号红遍大江南北。21世纪更是程相文收获的季节,他选育的浚单18,经1998年至2001年参加国家和省级玉米试验,连续4年产量第一。他选育的浚单20,2000年至2002年连续三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玉米试验,产量获得三连冠。
他始终站在玉米育种和高产攻关科研领域的前沿,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积极推进种质资源创新,逐步提高新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和广适性,从常规育种发展到航天育种、分子育种等现代化育种手段,注重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接轨,带领科研团队培育出十余个国家和省审定玉米品种,首创世界夏玉米15亩、百亩、1万亩、3万亩同面积单产最高纪录。他主持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河南省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