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新格局
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品种选育与开发推广分别在科研院校与企业两个独立体系内运行,全国88%农作物杂交种由科研院校选育,企业仅占12%。专家认为,我国农作物育种总体技术落后,上下游配合紧密度不足,未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建议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实现技术创新-品种创新-产业化开发整个产业链条有效衔接,加速“育繁推一体化”进程。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岳德荣建议,首先应创新育种机制。创新育种科研体系,引导科研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建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以科研院校为主体,商业化育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科研新体制;创新科研成果评价奖励机制,科研成果评价与生产实际挂钩。建立科研成果交易平台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实际转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保障科研经费投入,为拔尖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种业要发展,关键要有优良品种做支撑。”岳德荣建议说,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投入,联合攻关,扭转当前玉米种业发展的不利形势和被动局面;加快超级稻选育步伐,提升产量,改善品质,在杂交粳稻选育上进行探索,巩固吉林省在粳稻育种上的领先优势和市场份额。
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建议,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根据自然条件和作物区域布局,依托大型种子企业,建立种子生产优势基地保护区。通过各类项目扶持,鼓励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长期租赁或与制种合作社联合协作等方式,建立一批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提高良种综合生产能力。
专家认为,长远来看国内种业开放度日益扩大是发展趋势,而我国民族种业还不具备与外国公司在同一起跑线竞争的实力,先玉335现象的出现给国内混乱无序的民族种业当头棒喝,有关部门一方面应密切关注外国品种发展势头,从制度层面为外国品种的扩张设置阻力,另一方面尽快反省国内民族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顺体制机制,形成良性、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扶持一批有实力的大型龙头企业,树立民族种业自己的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专家认为,加快本土种业发展,必须发展壮大现代种业集团,保持对种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建议择优支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骨干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加大对吉农高新、吉东种业等大型骨干种子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引进先进育种技术、装备和人才,促进“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大型工商企业进入种业,支持大型种子企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