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张腾霄:古稀仍在育良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16  来源:云南日报  浏览次数:372
 

       他曾担任县级领导22年,却一直潜心培育杂交良种;他退休13余年,却依然忘我耕耘、无私奉献。

  他已是“古稀”之年,却长期带病工作在育种一线。

  他就是鲁甸县原政协主席、退休不退色,人称鲁甸县活着的杨善洲,省老有所为科技人员张腾霄。

  从1953年开始,张腾霄就开始从事农技工作。为打消干部群众对使用农业新技术的疑虑,他与同事们一起,经过对比试验示范,指导的磷肥施用面积从1963年的160亩迅速增至1966年的14.5万亩。绿肥面积也从零星种植扩大到6万多亩,鲁甸还成为全省绿肥留种基地县。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成功培育了水稻“实践稻”、“逐浪高”,增产稻谷900多万公斤。80年代,突破了国内外矮秆、小穗小粒,受极端化束缚的局面,育成了矮秆、大穗大粒、高配合力的自交系杂交种“鲁单”1号、2号,创造了新的种质资源,为省内外专家所公认,全国许多院校科研单位引为育种材料。他的抗丝黑穗病(俗称灰包)育种材料,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写入1984年《全国玉米杂交育种攻关总结》中,印发全国有关科研单位。鲁甸县的玉米育种也破例被吸收参加全国重点攻关课题挂钩的“云南玉米高产、优质、抗病攻关课题组”工作。

  近年来,“鲁单1号”、“鲁三2号”等7个杂交玉米良种分别通过省、市审定。“鲁单”1号单产超过了“吨粮”,经实地测产验收,最高单产达1283公斤。“鲁单”1号还突破了海拔极限并获得丰产,双穗率达80%以上,结束了鲁甸拖麻高海拔地区不能种玉米的历史。在杂交玉米良种的带动下,使鲁甸走出了一条自育、自制、自销,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玉米种子产业的路子,成为云南省杂交玉米制种大县,文屏、茨院、水磨制种基地每年种植4000亩左右,每亩增加纯收入约1500元,使许多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从1976年开始,他走上了县级领导岗位,即使是担任县委常委、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主席期间,除了非参加不可的会外,他都在农技站工作。他先后主持培育了30余个杂交玉米良种,均比老品种或原推广种增产15%到54.3%。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获部、省、地厅30余项奖。尤其是近年来,他培育的杂交玉米良种除在云南种植外,还销往贵州、四川、湖北、广西等地共50多个地市县,甚至远销越南、缅甸。西南地区平均每年总增产500万公斤,增加产值1亿多元。他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林先进科技工作者”,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农业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老有所为科技人员”等称号。

  1998年退休以后,他没有回家安享晚年,而是选择了继续在农技站繁育更多的玉米良种,决心为“三农”的增产增收奉献自己毕生的心血。多年来,他克服因身体原因而诱发的肾炎、糖尿病、肠胃炎、心血管、脑血管等疾病,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同病魔进行顽强的搏斗。为了同糖尿病作斗争,他坚持每顿饭不超过1公两,几乎每天处于半饥饿状态。有时三四天不解大手,解时异常痛苦,挣得面红耳赤,有时还要用木棍掏;有时肚子泻起来就是几天;有时几天吃不下饭……现在,右眼完全失明,左眼也只有0.2的视力,看报纸要用放大镜,电视只能当收音机听。各种各样的药要用小簸箕盛装,每顿饭前都要打针吃药……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下地劳动。

  现已76岁的张腾霄仍然不改培育杂交玉米良种之志。他说:“农民增产增收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