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从2012年起到2020年,对于被列入国家级“育繁一体化”种子企业和省级重点企业,省财政每年将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扶持。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福建省种子工作会议暨福建省第二届地产优质米、第五届优质稻品种评选结果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全面提升农作物品种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和供种保障能力,到2020年,福建省将力争培育3个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10个升级重点种子企业。此外,还将组织开展2012年执法年活动,为种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退出37个老品种
确保种子安全至关重要。2011年,福建省公布第三批停止推广品种目录名单,停止推广泉农3号等37个不适应生产或退化、存在重大缺陷的水稻、甘薯、大豆和玉米品种。同时,审定通过了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油菜、茶树7类主要农作物38个品种,认定通过了果树、花生8类非主要农作物50个新品种,为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后备品种来源。
高档米实现本地供应
会议指出,2011年全省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任务全面完成,全省共推广甬优9好、天优华占、上品玉米等优质稻、专用“旱作”、高校蔬菜新品种20个,建立省级核心示范片3.35万亩,辐射带动各级选用各类农作物360个。推广农作物新品种838.3万亩,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59%。
产业开发水平进一步提升。种业公司供种,农业主管部门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指导,米业公司订单生产的优质米产业开发新模式取得成功。福建省优质稻品质档次提升明显,特别是甬优9号等高档优质稻品种推广面的快速扩大,初步扭转了福建省高档优质米基本从外省调入的局面。
深入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
会议透露,2011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3920人次,对种子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共发现无证经营、销售假劣种子等各类违法行为152起。2012年,全省将深入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确保种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重点做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批。对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和固定资产条件、设施条件、技术人员条件、生产基地条件、品种条件等逐一审查;对持证企业资质条件的监管工作。确保持证企业种子生产条件符合标准,防止劣质种子流向市场;
二是加大种子质量监督工作。通过春秋两季市场抽查和冬季督查,抽检150家(次)种子企业,600-800份样品,做好质量跟踪检验工作;继续加强品种管理。做好水稻、大豆等试验品种转基因检测与DNA指纹鉴定工作。做好品种推出工作,完善升级品种标准样品库建设;
三是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和种子市场的监督检查。坚决打击无证生产和抢购、套购、打白条等违法行为,并于近期邀请基地县、制种企业、经纪人共同研讨规范制种基地管理,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