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文
本报记者 尹江勇
他,49年来繁育推广了40多个玉米新品种,业内专家称赞“个个是精品”。
他育出的“浚单20”,截至目前已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0亿元,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育出的浚单系列玉米种子,温家宝总理亲口取名“永优”,勉励其培育出的种子品质永远优秀,在与外国种子的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
他,就是河南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著名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一位把毕生心血倾注在育种事业的老人。
育种路上的不倦“候鸟”
1963年7月,程相文从河南中牟农校毕业。在那大学生像金子一样珍贵的年代,他毅然决定到基层去,被分配到了远离省城的浚县,搞起了玉米种子试验。
玉米是河南的主产粮之一,但那时浚县的玉米亩产好的才50公斤左右,差的仅有20多公斤。怎样才能实现粮食高产?为了这个目标,他开始了漫长的育种试验。
育种是一项漫长而紧张的工作。选育出一个省级区域品种,往往要经过几千到上万个组合、数百次试验。从设计、选育、繁育到区域推广要12年左右。育出一个“国字号”品种,至少需15年。
为了加速育种进程,程相文想到了海南得天独厚的冬季育种条件。1964年,他南下三亚,白手起家建设海南育种基地。
玉米苗缺少氮素却买不到化肥,他打听到3公里外一家医院有公厕,便找来一副扁担和木桶,每天挑着粪尿往返十来趟,直到把8亩玉米种苗全部施了肥才罢手。
授粉是育种的关键时期,程相文每次都要亲自操作,冒着38℃以上的高温,每天在田里呆10小时以上。
第二年,他带回的玉米杂交种子让乡亲们惊呆了:亩产竟达到三四百公斤。从此,程相文一次次踏上了南繁北育的行程。49年来,他在海南岛的玉米田里度过了47个春节。
尽全力为人民创造财富
从满头青丝到两鬓白发,程相文创造出令人赞叹的成果
他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中,有国审品种4个,省审品种8个。“浚单18”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浚单20”产量获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实验三连冠,被列为全国重点推荐品种。2005年,程相文组织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15亩超高产攻关项目,“浚单20”平均亩产达到1006.85公斤,首创夏玉米超吨粮纪录,2007年平均亩产达到1064.78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育种专家戴景瑞教授称:“创造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进入新世纪,程相文看到了种子产业的发展前景,于是,他把“浚单18”和“浚单20”推向了市场,加快推广。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在程相文的带领下,浚县农科所由刚成立时的一人一房一公章,发展成今天拥有固定资产几千万元,集科研、繁育、生产、经营、农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现在已经升格为鹤壁市农科院。
鹤壁市农科院的成果展示厅,曾接待了温家宝总理等众多中央和省市领导。大厅里,一座巨大的聚宝盆引人注目,盆内盛满了黄灿灿、金闪闪的玉米良种。透过这耀眼的金色,人们仿佛可以看到,通过现代农业科技为人民带来的无尽富饶。
这,正是程相文最大的追求。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