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昌吉市欲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种子交易集散中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13  浏览次数:170
 

     天山网讯(通讯员何洪升报道)为做大做强昌吉市的制种产业,2012年昌吉市计划安排种业扶持资金500万元,重点支持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制种基地、制种合作社、种子检验中心、种子交易市场、优秀种子企业品牌建设等。昌吉市将推出十大举措,努力将昌吉市打造成全疆种业大县、中国西部最大的种子交易集散中心,逐步实现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

     一是科学布局制种生产基地。推进种业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制种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一批相对集中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重点突出玉米小麦、西甜瓜及蔬菜等几大类农作物的优质种子基地建设,提高昌吉市种子繁育水平。合理规划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在榆树沟、二六工、三工、阿什里等乡镇建立标准化玉米制种基地,每个乡镇划分3—5个片区,每个片区建设3000—5000亩高标准玉米制种田,每个集中制种点设立晒种场并给予适当的补助,由乡镇牵头力争实行土地流转经营,做到千亩连片种植。

    二是组建玉米制种合作社。引导制种村与企业、农户共同组建专业的玉米制种合作社。2012年,全市计划组建5个玉米制种示范合作社,每个合作社补助10万元。

    三是实行制种机械补贴制度。安排财政资金150万元,重点补助种子加工、烘干等设备,解决种子晾晒、脱水等问题。

    四是强化种子质量检验体系建设。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品种的监督抽查力度,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积极争取项目,加强种子检测能力建设,安排财政资金30万元成立昌吉市种子质量检验中心,使昌吉市具备种子“四项”质量指标的检测能力,增强种子质量监督管理能力。

    五是建立新品种展示平台。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万元,用于支持种子管理部门、种业合作社和华西、九禾、昌农等种子企业建设新品种展示平台。企业和管理部门共同建设100亩新品种展示基地,为企业新品种提供展示场所,为农民选择和了解新品种提供技术平台。

    六是加强种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设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农作物种业人才培训、继续教育和引进力度,对引进的育种人才或专家,参照有关政策解决人员户籍、职称评定等问题,为昌吉市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对育种人才或专家培育新品种达到国家审定标准的,每个品种奖励30万元,达到区级审定标准的,每个品种奖励3万元。

    七是全面建设昌吉国际种子交易市场。市财政安排启动资金推动和扶持昌吉国际种子交易市场建设。依照功能区划建立健全集电子交易、仓储、物流、品种展示、技术服务、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种子交易市场。本地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带头进入种子交易市场。鼓励国内外知名种子企业将总部设在昌吉市或新设分公司

    八是扶持优秀种业企业发展壮大。对在昌吉市建立制种基地的种业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完善种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种业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是鼓励大型优势种业企业融合农作物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和培育种业企业积极上市。引导种业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创造自主品牌,增强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争创驰名商标,提高品牌意识。对认定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术中心的种业企业分别奖励30万元和10万元。对经认定的种子检验检测机构补助5万元。

    九是建立和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建立昌吉市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合理安排储备计划,确保灾后恢复生产用种需要。市财政对种子储备给予补助,主要用于储备种子收购资金利息、仓储保管、质量检测、损耗及转商损失等费用的补贴。

    十是严格种子执法管理。严格监管种子生产和经营,依法纠正和查处骗取审批、违法审批等行为。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