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虎成
本报通讯员 赵同增
种子被誉为“粮食之母”,是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如何进一步提高良种的贡献率?连日来,记者深入新乡市高校、基层农科院所采访,既感叹于良种繁育、生产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也发现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年四熟,良种选育效率翻番
时下,大田小麦正处于起身返青期。而3月12日,记者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几间人工气候室却看到:有的小麦嫩芽初现,有的正在拔节,有的小麦穗粒饱满已经成熟……著名优质小麦品种“矮抗58”育种人茹振钢教授告诉记者,实验室通过调节温度、光线、湿度,能模拟任何气候,同一时间可以看到小麦生长的任何阶段。
“通过对装置进行改良,适度调整育种工艺,目前实验室已实现了"一年四熟"。”茹振钢说,相比过去的一年两熟,目前选育良种的效率提高了至少一倍。
据茹振钢介绍,这种育种技术,为良种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矮抗58”2003年育成后,产量逐年攀升,平均亩产已超过600公斤,累计推广面积达1.46亿亩,每年向社会提供良种达4亿公斤。
基层科研经费紧,专家感叹“育种难”
基层(市、县级)农业科研院所处于培育良种的第一线,也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前沿。据了解,全省农业科研成果中,基层农业科研院所成果所占的比例超过80%。但记者发现,他们在良种培育方面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
由新乡市农科院小麦专家赵宗武培育的“新麦26号”,市场看好、种子紧俏。部分农民为了多赚钱,便将本应按合同全部卖给种业公司的种子,作为商品粮直接以高价卖给面粉商;加之部分种子企业恶意套购,致使种子回收率不足40%,这大大降低了良种产生的经济效益,导致育种工作者的科研经费受到直接影响。
“育种工作周期长,经费紧张,怎能专心育种?”赵宗武说。
繁种收益低,期待政策支持
记者电话连线在山东打工的延津县丰庄镇农民赵天喜,赵天喜明确表示,“繁种每亩增收大约在200元,我打工每月收入近6000元,一亩地增收额仅相当于一天的收入,俺家责任田面积小挣得更少!”
“以前国家对繁种基地予以柴油、现金补贴,现在早已取消。”新乡市农科院院长张忠臣向记者证实,我省繁种基地多由农民种植管理,因管理成本提高,目前繁种基地正在逐步萎缩。
张忠臣说,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农科院所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为良种繁育提供更好的条件,才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良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