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江苏省主要农作物2012~2013年“四主推”推介名录》的通知
苏农业〔2012〕20号
各市、县(市、区)农委(农林局、农业局):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和投入品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中的作用,根据《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配方肥、主推农药推介发布工作的意见》(苏农业〔2009〕51号)中每两年发布一次的要求,经县(市、区)、市逐级推荐、省级集中评审、征求意见、会商等程序,形成了江苏省主要农作物2012~2013年“四主推”推介名录,确定主推品种112个,其中水稻36个、小麦31个、玉米14个、棉花13个、油菜18个;主推技术20项,其中水稻6项、小麦5项、大麦1项、玉米2项、棉花3项、油菜3项;主推配方肥297个,其中水稻118个、小麦124个、玉米13个、棉花12个、油菜30个;主推农药品种62个,主要针对19种重大病虫害及草害、鼠害。
现将《江苏省主要农作物2012~2013年“四主推”推介名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通过技术培训、媒体宣传、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四主推”宣传推介力度,让基层农技人员、广大农民尽快熟悉和掌握“四主推”内容,充分发挥“四主推”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附件:
1.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推介名录.doc
2.主要农作物主推技术推介名录.doc (略)
3.主要农作物主推配方肥推介名录.doc (略)
4.主要农作物主推农药推介名录.doc (略)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七日
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推介名录
推广使用主推品种须注意以下两点:1、主推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请查询《江苏农业网》品种推介栏目或农业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相关品种审定公告。2、国家审定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仅指江苏范围。
一、水稻主推品种
序号
|
品种类型
|
品种名称
|
审定编号
|
适宜种植区域
|
备注
|
1
|
中熟中粳
|
徐稻3号
|
苏审稻200306
|
淮北地区
|
|
2
|
连粳6号
|
苏审稻200905
|
淮北地区
|
|
|
3
|
徐稻5号
|
国审稻2006059
|
淮北地区
|
|
|
4
|
武运粳21号
|
苏审稻200705
|
淮北地区
|
不适宜在黑条矮
缩病重发区种植
|
|
5
|
盐粳11号
|
苏审稻200904
|
淮北地区
|
|
|
6
|
泗稻12号
|
国审稻2008029
|
淮北地区
|
||
7
|
华粳5号
|
苏审稻200505
|
淮北地区
|
|
|
8
|
淮稻11号
|
苏审稻200805
|
淮北地区
|
|
|
9
|
华瑞稻1号
|
苏审稻201110
|
淮北地区
|
||
10
|
宁粳4号
|
国审稻2009040
|
淮北地区
|
||
11
|
连粳7号
|
苏审稻201008
|
淮北地区
|
||
12
|
迟熟中粳
迟熟中粳
|
淮稻9号
|
苏审稻200607
|
苏中及宁镇扬地区
|
|
13
|
淮稻13号
|
苏审稻200907
|
苏中及宁镇扬地区
|
|
|
14
|
南粳45
|
苏审稻200910
|
苏中及宁镇扬地区
|
|
|
15
|
盐稻10号
|
苏审稻200909
|
苏中及宁镇扬地区
|
|
|
16
|
扬育粳2号
|
苏审稻201113
|
苏中及宁镇扬地区
|
||
17
|
宁粳5号
|
苏审稻201111
|
苏中及宁镇扬地区
|
||
18
|
武运粳24号
|
苏审稻201009
|
苏中及宁镇扬地区
|
||
19
|
镇稻14号
|
苏审稻201112
|
苏中及宁镇扬地区
|
||
20
|
早熟晚粳
|
宁粳3号
|
苏审稻200809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21
|
南粳44
|
苏审稻200709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
22
|
常农粳5号
|
苏审稻200812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23
|
镇稻10号
|
苏审稻200710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24
|
扬粳4227
|
苏审稻200912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25
|
扬粳4038
|
苏审稻200810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26
|
南粳5055
|
苏审稻201114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27
|
武运粳23号
|
苏审稻201014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28
|
镇稻11号
|
苏审稻201015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29
|
通粳981
|
苏审稻201115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30
|
中熟晚粳
|
南粳46
|
苏审稻200814
|
太湖地区东南部
|
|
31
|
杂交中籼
|
Ⅱ优084
|
苏审稻200103
|
中籼稻地区
|
不适宜在黑条矮缩病重发区种植
|
32
|
扬两优6号
|
苏审稻200302
|
中籼稻地区
|
|
|
33
|
新两优6380
|
苏审稻200703
|
中籼稻地区
|
||
34
|
Y两优1号
|
国审稻2008001
|
中籼稻地区
|
||
35
|
杂交晚粳
|
甬优8号
|
苏审稻200615
|
苏南地区
|
|
36
|
常优5号
|
苏审稻201019
|
沿江及苏南地区
|
|
二、小麦主推品种
序号
|
品种类型
|
品种名称
|
审定编号
|
适宜种植区域
|
备注
|
1
|
中筋小麦
|
淮麦22
|
国审麦2007005
|
淮北地区
|
|
2
|
淮麦25
|
国审麦2007011
|
淮北地区
|
|
|
3
|
淮麦23
|
苏审麦200607
|
淮北地区
|
|
|
4
|
淮麦24
|
苏审麦200703
|
淮北地区
|
|
|
5
|
徐麦30
|
苏审麦200704
|
淮北地区
|
||
6
|
济麦22
|
苏引麦200801
|
淮北地区
|
|
|
7
|
百农AK58
|
国审麦2005008
|
淮北地区
|
|
|
8
|
淮麦28
|
国审麦2009009
|
淮北地区
|
||
9
|
淮麦29
|
国审麦2009010
|
淮北地区
|
||
10
|
明麦1号
|
苏审麦200905
|
淮北地区
|
||
11
|
保麦1号
|
苏审麦201006
|
淮北地区
|
||
12
|
淮麦30
|
苏审麦201007
|
沿淮及淮北麦区的中晚茬种植
|
||
13
|
郑麦9023
|
苏审麦200203
|
沿淮及淮北麦区的中晚茬种植
|
|
|
14
|
淮麦27
|
苏审麦200906
|
淮北南部及沿淮麦区
|
||
15
|
宁麦14
|
苏审麦200601
|
淮南麦区
|
不适宜在黄花叶病毒病重发田块种植
|
|
16
|
扬麦14
|
苏审麦200404,2007年扩区
|
淮南麦区
|
||
17
|
扬麦16
|
苏审麦200407
|
淮南麦区
|
||
18
|
镇麦6号
|
苏审麦200501
|
淮南麦区
|
||
19
|
扬辐麦4号
|
苏审麦200801
|
淮南麦区
|
||
20
|
宁麦17
|
苏审麦200902
|
淮南麦区
|
||
21
|
生选6号
|
国审麦2009004
|
淮南麦区
|
||
22
|
扬麦18
|
苏审麦200901
|
淮南麦区
|
||
23
|
中筋小麦
|
镇麦9号
|
苏审麦201001
|
淮南麦区
|
|
24
|
镇麦8号
|
国审麦2008004
|
淮南麦区
|
|
|
25
|
强筋小麦
|
镇麦168
|
苏审麦200701
|
淮南麦区
|
|
26
|
烟农19
|
苏审麦200102
|
淮北麦区
|
||
27
|
淮麦20
|
苏审麦200201
|
淮北麦区
|
||
28
|
徐麦99
|
苏审麦200805
|
淮北麦区
|
||
29
|
扬麦13
|
苏引麦200501
|
淮南麦区
|
不适宜在黄花叶病毒病重发田块种植
|
|
30
|
弱筋小麦
|
宁麦13
|
苏审麦200503
国审麦2006004
|
淮南麦区
|
|
31
|
扬麦15
|
苏审麦200502
|
淮南麦区
|
三、玉米主推品种
序号
|
品种类型
|
品种名称
|
审定编号
|
适宜区域
|
备注
|
1
|
普通玉米
|
郑单958
|
国审玉2000009
|
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
粗缩病易发生地区,春播掌握在4月初,夏播掌握在6月中旬播种。
|
2
|
苏玉20
|
苏审玉200401
|
春夏播地区种植
|
||
3
|
苏玉21
|
苏审玉200501
|
夏播地区种植
|
||
4
|
蠡玉16
|
苏审玉200902
|
夏播地区种植
|
||
5
|
苏玉23
|
苏审玉200702
|
夏播地区种植
|
||
6
|
江玉501
|
苏审玉200903
|
夏播地区种植
|
||
7
|
苏玉25
|
苏审玉200901
|
春播地区种植
|
||
8
|
苏玉22
|
苏审玉200502
|
春夏播地区种植
|
||
9
|
中江玉6号
|
苏审玉200801
|
作春玉米种植
|
||
10
|
苏玉29
|
国审玉2010016
|
中、南部春玉米种植
|
||
11
|
糯玉米
|
苏玉(糯)5号
|
苏审玉200405
|
全省各地种植
|
|
12
|
苏科糯3号
|
苏审玉201006
|
全省各地种植
|
||
13
|
苏科花糯2008
|
苏审玉2008028
|
江苏南部
|
||
14
|
甜玉米
|
晶甜5号
|
苏审玉201007
|
全省各地种植
|
四、棉花主推品种
序号
|
品种 类型
|
品种名称
|
审定编号
|
适宜种植区域
|
备注
|
1
|
杂交棉
|
科棉6号
|
苏引棉200801
|
全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区域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2
|
科棉3号
|
苏引棉200401
|
全省黄萎病轻病田,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
3
|
泗杂3号
|
苏审棉200505
|
全省枯萎病轻病区、非黄萎病棉区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4
|
苏杂3号
|
国审棉2005015
|
淮河以南棉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
5
|
铜杂411
|
国审棉2009019
|
淮河以南棉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6
|
盐抗杂1号
|
苏审棉200506
|
全省黄萎病轻病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7
|
南农6号
|
国审棉2005016
|
淮河以南棉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
8
|
宁杂棉3号
|
苏审棉200704
|
全省黄萎病轻病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9
|
苏抗棉1号
|
苏审棉200901
|
全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区域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10
|
徐杂3号
|
苏审棉200705
|
全省枯、黄萎病轻病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11
|
泗阳698
|
苏审棉201102
|
全省枯萎病轻病区、非黄萎病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12
|
常规棉
|
泗抗1号
|
苏审棉200507
|
全省黄萎病轻病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13
|
徐棉21号
|
苏审棉201001
|
全省枯萎病轻病区、非黄萎病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
五、油菜主推品种
序号
|
品种类型
|
品种名称
|
审定编号
|
适宜种植区域
|
备注
|
1
|
杂交油菜
|
秦优10号
|
国审油2006003
|
全省油菜区
|
|
2
|
秦优7号
|
国审油2004014
|
全省油菜区
|
|
|
3
|
秦优11号
|
苏审油200801
|
全省油菜区
|
|
|
4
|
淮杂油5号
|
苏审油200704
|
全省油菜区
|
|
|
5
|
沣油737
|
国审油2009018
|
淮河以南油菜区
|
半冬性偏弱:注意适期播种。
|
|
6
|
扬优8号
|
苏审油200601
|
淮河以南油菜区
|
||
7
|
宁杂19号
|
国审油2010033
|
淮河以南油菜区
|
||
8
|
宁杂21号
|
国审油2010004
|
淮河以南油菜区
|
||
9
|
盐油杂3号
|
国审油2011020
|
淮河以南油菜区
|
||
10
|
常规油菜
|
苏油4号
|
苏审油200705
|
全省油菜区
|
|
11
|
宁油18号
|
苏引油200801
|
淮河以南油菜区
|
|
|
12
|
红油3号
|
苏审油200603
|
全省油菜区
|
|
|
13
|
宁油16号
|
苏审油200404
|
全省油菜区
|
|
|
14
|
镇油5号
|
苏审油200804
|
全省油菜区
|
||
15
|
史力佳
|
苏审油200604
|
全省油菜区
|
|
|
16
|
扬油6号
|
国审油2004026
|
淮河以南油菜区
|
|
|
17
|
苏油211
|
苏审油200805
|
全省油菜区
|
|
|
18
|
淮油18号
|
苏审油201001
|
全省油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