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所选育的高产品种累计为国家增产玉米约1000亿公斤;后半生,我要再为国家增产1000亿公斤。”
2007年5月,共青团中央举办的“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青年群英会,要求每位英模留下一句话,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就留下这样一句话。
一棵向上冲的玉米
时间追溯到2009年11月23日下午,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济南举行。
“我是李登海,今年60岁,和新中国同龄。回顾我这辈子,简单地说,其实只做了一件事:进行玉米高产攻关的研究,确定了我国选育玉米高产品种的新方向,率先选育出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高产新品种。”李登海在报告会的第一句话这样说。
李登海为什么如此看重紧凑型玉米高产新品种,并将自己一生的研究方向致力于此?
一直以来,种子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玉米种子”更是国家粮食安全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粮食生产,试图解决7亿人的吃饭问题,但是种植玉米亩产量低的问题则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制约,长期以来三四百斤的亩产量也与发达国家上千公斤的产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种地种不出粮食的关键就出在“种子”上,如何能培育出高产高量的“好种子”?这个问题同时也一直在苦苦地缠绕着李登海这个地地道道的山东省莱州市农民。
1972年,李登海从农业专家的考察报告中看到:美国的春玉米最高亩产达到了1250公斤,创造这个纪录的是美国的农民华莱士。当时我国玉米亩产只有一两百公斤。这则消息改变了李登海一生的命运。那一年,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生的目标: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当时可供参考的资料和经验很少,只能靠自己探索。从1972年到1979年,近8年时间里,李登海选用了国内100多个平展型优良杂交品种,发现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很难突破700公斤产量极限,于是他将研究方向转向了紧凑型玉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79年,李登海培育出了“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新纪录,也进一步发现了紧凑型玉米的高产潜力。
1989年10月,“掖单13号”玉米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1096.29公斤!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亩产1000公斤以上高产能力的夏玉米高产品种,开创了我国一亩地一年小麦、玉米两季,可以养活四个半中国人的新纪元。
事实证明,李登海的决断是正确的。通过研究培育紧凑型玉米高产品种,玉米亩产先后突破了750公斤、1000公斤、1400公斤高产记录。李登海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在一步步拉近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距离。
“我愿做一棵"向上冲的玉米"”,李登海先进事迹报告会中之所以用“向上冲”这个词,是因为相对于平展型玉米而言,紧凑型玉米叶片是向上冲的,这是对紧凑型高产玉米最直观的描述,也是对他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从选择这一行的那天起,李登海不间断地“拱”了38年的玉米地,不停息地向上冲,冲出了7个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个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博弈中壮大的“玉米帝国”
在全世界玉米高产攻关排名前两位的公司,一个是美国的先锋种业公司,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登海种业。
1996年,美国的一家种子公司找上门来,要和李登海谈合作。李登海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家公司竟然是自己三十多年来一直较量的对手美国先锋种业公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先锋公司创下了亩产2500斤的春玉米世界纪录。李登海几十年来一直在玉米产量上和它较劲。现如今心目中的对手不远万里跑来要跟自己合作,李登海自然是非常高兴。
美国的先锋公司创立于1926年,它的创始人华莱士曾在上个世纪40年代担任过美国副总统,现在先锋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之一,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能和先锋公司合作,是许多公司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李登海听了对方提出的合作条件,马上就拒绝了。
原来,美国先锋公司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合作,都有一个不变的原则,那就是独资或者控股。“必须我们控股,我们深深的知道,我们控股是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是使我们更好的建设、更好的发展的保证!”很显然,掌握控股权是李登海是否同意合作的底线。
李登海强硬的态度让合作一度陷入僵局,从此,美国先锋公司每年都会派人来和李登海谈判,但年年都因为控股权的问题无功而返。
先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种业公司之一,它在世界上有七十多个合资公司,而且它控股的比例非常大,一般在60%以上。鉴于李登海种子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让先锋公司放掉了60%的股权,让步到各占50%,谈判结果达到50%。
这看似有结果的各占50%,其实是让谈判陷入了另外一个僵局。合资双方占的股份一样多,那谁掌握公司的主导权啊?李登海是坚决不干,他要求自己必须占得51%以上的股份。他要的不是这小小的1%,而是控股权。
李登海说,国外的公司必须遵守我们国家的法律,种子法明确规定,国外种子公司到中国进行合资,中国必须控股。
为了谋求在华利益,美国人最终妥协了,破天荒以49%的股份与登海种业合作。2002年11月,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经过了七年半马拉松式的谈判,李登海终于赢了。显然,强强联手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双赢”。近几年来,登海公司紧抓发展机遇,不断调整延伸产业链,拓宽产销渠道,推进产业升级,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2005年4月18日,登海种业公司股票在深圳股市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
从家族式管理的民营企业,到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的上市公司;从小小的村办研究所起步,到“玉米帝国”的成型,历经寒暑,登海种业终“破茧成蝶”。
追逐太阳的人
玉米的选种就是在一批玉米当中挑出品质最好的种子种到地里,第二年再从收获的种子中选最好的种下去。如此反复六七年,才能让这个品种稳定下来。但就是经过了六七年的筛选也不一定就能得到优良的品种。人这一辈子能有几个六七年啊!可能有的人研究一辈子也未必能修成正果。
按照传统的方式,玉米一年只种一季,李登海显然等不及。为了增加科研时间,他曾在自家的院子里撑起了塑料大棚,提前几个月播下玉米。等到当地开始种植玉米的时候,他的玉米已经在大棚里收获了。而等到10月份,他就已经在这一年里收获了两季玉米。虽然一年当成两年用,可李登海还是感觉育种的速度太慢了。于是他突发奇想,要到海南去种玉米。
海南的秋冬季正是玉米生长的季节,在那里通过精心的栽培,李登海又可以收获两季的玉米。从此以后,李登海就成了追赶太阳的人,他一年就可以完成别人几年的工作量。
从1978年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李登海每个冬天都是在海南度过的。他这样的坚持也让他比别人多收获了三倍的育种数据。
一年育种三次,李登海的科研生命延长了。
李登海说,自己老觉得目前在不断的创新,老充满希望,而且不断从研究过程当中又研究出新的东西,老是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再创新,在这块土地上真是充满了希望,在希望的田野当中唱出科技创新的歌来是最有希望的。
2005年10月17日李登海的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3719",再次创造出世界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将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提高了305.57公斤。远远超过了30年前美国那个两千五百斤的纪录。
有人说,李登海是现代夸父。为追逐太阳做玉米加代繁育,李登海冬日赴海南,夏秋回胶东,30多年来,和家人只过了一次春节,而这唯一的除夕团圆,也是在海南的玉米实验田里。有人说,李登海是台永动机,不知疲惫。30多年来,他几乎没休过一天假。这位得过一次脑血栓、做过6次痔疮手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60岁老人,至今仍坚持在田间地头搞研究。
近40年来,李登海把一年当三年用,进行了98代选育,培育出10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50个通过审定,获得7项发明专利和38项植物新品种权。
目前,作为国内优秀的种子企业和上市公司,登海种业的发展正逐渐步入了快车道。在海南、宁夏、内蒙古等建立了三十多个育种中心,建成玉米种子基地20万亩,带动植种农户约40000户,带动种子生产企业上百家,安排蔬菜生产基地12000亩,带动植种农户约4000户,市场前景良好,产品供不应求。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登海公司在全国推广种植登海牌玉米新品种的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0%以上,全国排名第一;占山东省玉米推广种植面积的80%以上,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1000多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1000多亿元。近年来,随着公司种植面积和资产实力的扩大,其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农行杯”山东服务“三农”十佳人物、十佳企业评选
线索提供:段益君
电话:(0531)8519331918653141728
邮箱:845920766@qq.comQQ群:231397399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山东新闻大厦16层农村大众报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