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育种专家程相文的新打算:培育出更多的玉米种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11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记者 李定宇 通讯员 王利英  浏览次数:203
 

 
    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11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6月10日上午11点,鹤壁市农科院试验田内,一百多名头上或戴草帽、或顶毛巾的人一字排开,拿着画有一道道白线的竹竿边比划,边埋头种着什么。

    在众多忙碌的人中,有一位头戴大草帽,脚蹬迷彩运动鞋的白发老人,他就是76岁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先生。程相文正带领着鹤壁市农科院几名技术员与附近村民一起点播玉米种子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程相文说,“我们要培育出更多的玉米种子,为今后粮食丰收打下基础,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7000多份杂交组合精确播种

    在机器播种普遍推广的今天,为啥承担着国家、省玉米育种试验任务的鹤壁市农科院试验大田,还在进行着最原始的点播方式呢?

    “试验田与普通大田不一样,从行距到株距,到哪一块地,种哪几粒种子,都有严格的要求。”正在给点播的农民发放种子的助理研究员鹿红卫从兜里拿出一张排列组合图,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正在点种的那块试验田内,不同种子有不同的排列组合。

    因为点种密度不同,作为测量工具的竹竿上的白线间距也不同。程相文一手拿着铲子挖坑,一手将精挑细选的玉米籽放进坑里,回填,动作麻利娴熟。

    11点30分,点种告一段落,坐在田埂上休息的程相文,指着装有玉米种子的一个个纸袋子,高兴地说:“这些种子都是今年海南基地经过5茬种植选育,从4000多份自交系中配出40万株玉米,又通过自交系配出的杂交组合,往年能配出4000来份杂交组合都很不容易了,今年配出了7200多份,真的不错。”

  引进分子育种,可节约一半时间

    按照传统育种方法,5-6年才能选出稳定的自交系,6-7年才能通过省、国家实验鉴定,再加上推广时间,一个成熟品种怎么也得20年,今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浚单20”,就历时20年。

    “温家宝总理为我们培育的浚单系列品种取名‘永优’,就是让我们培育出的种子品质永远优秀,在与外国种子的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如果还坚持传统育种方式,我们慢慢地就会失去竞争力,所以,我经常要求我们农科院的团队,要勇于创新,将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上午12点,鹤壁市农科院小食堂,一碗捞面条,一碗面汤,程相文边吃饭边与记者唠着。

    创新,必须有平台。经过努力,2011年6月8日,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分子育种基地揭牌仪式在鹤壁市农科院举行,成为程相文和他的团队进行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一个平台。

    “使用分子育种,1-2年便能选择一个自交系,再利用南繁北育,10来年便能选育一个新的品种,比传统育种节省一半时间。在育种时间上,我们跟国外育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