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一农民要学袁隆平
用茅草与小麦杂交培育新种 五十载矢志不渝为了一个梦想
麦收时节,记者在临漳县采访时被一种堪称“巨无霸”的麦穗震惊,“这真是小麦吗?”“巨无霸”比普通小麦高出近一倍,粗壮的麦穗上“爬满”一百多颗饱满的麦粒,而正常的麦穗只有三十多粒!更让人惊讶的是,培育出这 种“巨无霸”的人,是临漳县临漳镇西街村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74岁老农王珍。
王珍在小麦上已花费了50多年的心血,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仍存千里之志:“一个穗上最多结过171粒!按千粒重量推算,保守地说,亩产也能上2000斤!我要破美国小麦的世界纪录!”
异想天开
王珍培育小麦还得从五十多年前说起。王珍的家乡在漳河故道,河道曾长满了数不清的茅草。以粮为纲的年代,政府发动群众大规模开荒除草。看着无边的茅草,还在上中学的王珍随口说了句孩子话:“这要都是麦子多好。”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钻进脑子——“生物书上写过,茅草和小麦是有亲缘关系的,如果小麦和茅草杂交,会发生什么事?”
1959年,王珍高中毕业,本来分配到县邮电局工作,但当初那个“异想天开”却成了心病,他没干多久便辞职回家,在自家的自留地做起杂交试验。在那个粮食稀缺的年代里,这已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实打实拿家人的肚子冒险了。
先选出几个秆粗穗壮的麦穗,偷偷做好记号,趁父母不注意,用鸡毛蘸上茅草花粉往麦穗上刷。后来觉得数量不够,王珍心一横,干脆跑到自家口粮地里搞试验。
当年的结果可想而知,试验的穗子一粒麦粒都结不出来!当年自家两亩地还减产四十多斤,相当于他两个月的口粮。父亲大惑不解,母亲生了一肚子气,但王珍始终坚信,这不是最后的结果。
十年小成
1968年初,王珍成了本村农场的一名农业技术员,有了条件,也有了经验和技术。王珍开始继续偷偷搞他的杂交试验。
村边水渠阴面的茅草花期晚,和小麦差不多,采回来藏好。用剪子剪开试验的花苞,再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掐掉雄蕊,在雌蕊上刷好新鲜的茅草花粉,最后用纸卷成筒罩在上面,防止别的花粉进来。
虽然像照顾儿子一样照顾杂交小麦,但当年别说结籽,连外面那层皮都长不出来。王珍的信心有些动摇了。有一年在县里的农业技术员大会上,一位叫柯居正的技术员鼓励他,“这么多年别放弃了,再试试!”第一次有人支持让王珍重振信心。
1977年,第十个年头。几十棵杂交小麦中,终于有一个穗子上结出两粒瘪瘪的麦粒!王珍兴奋异常,将仅有的两粒麦子种到花盆里,精心看护,终于冒出一根苗、四个穗,结出的麦粒和普通小麦一模一样。
用结出的麦粒筛选、再种……
1979年,杂交小麦中结出了400穗,有一部分开始发生变化,穗头变得粗大,麦粒更多。筛选出这变化麦粒,再种,再筛选……
周围的人都知道了,有人支持,但更多的是讥讽和嘲笑。一位技术员说:“茅草要能搞成,我就能让猪拉出水饺来!”
王珍憋着一口气,再筛,再种;再筛,再种……
“巨无霸”诞生
1986年,杂交小麦又过了六代,“巨无霸”终于基本成型!麦穗高大粗壮,平均每穗140粒。王珍给时任河北省委书记的邢崇智写了封信,省里很快就来了人,将他的小麦样本带走检验。即便这时,反对的声音仍高涨。王珍也忐忑地期盼着结果。
1986年11月,一份由河北粮油作物研究所出具的认定书被送到村里,认定书称,“属于优质小麦,是生产宫面(我省的名特面食品)所需的那个品种……”直到现在,王珍还珍藏着这张认定书。
1986年12月16日,《邯郸日报》上刊登了一篇《临漳农民王珍培养出小麦新品种》的消息。还是这一年,河北农业大学再次对王珍的小麦进行鉴定,结果仍是优质小麦面粉。1987年8月,王珍和他的小麦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祖国新貌》栏目。
志在千里
虽然成型,但当年的杂交小麦并不稳定,王珍从媒体的关注中归于沉寂,继续他的杂交小麦筛选。
又是十几年过去了。王珍终于可以骄傲地说:“从2000年开始稳定下来了,特别是最近五年,结出来的麦穗已经全部是新品种了。”同时,他非常豪气地表示:“虽然我现在只种了一分地,但每个麦穗长8—12厘米,平均一个穗子结110—140粒,千粒重40克,按一亩地结32万—36万个穗计算,我的小麦亩产最少2000斤!听说现在美国有个世界第一的小麦品种亩产才1875斤。”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大面积推广!”王珍说,他会尽快去找有关部门审定,实现当年的异想天开。
专家:我们在关注
最近,王珍的小麦样本送到市农业局,引起了农业部门的关注。
市农业局一位小麦专家对记者说:“民间科研值得关注,对王珍数十年的坚持我们非常钦佩。”但同时专家告诉记者,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需要经过严谨细致科学的评判认定。王珍的小麦品种已经能作为种子资源,但品种的生长过程,还有丰产性、稳定性、抗倒伏、抗病性等指标都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定合格后,才能大面积推广,这需要几年的时间。“无论如何,老人的精神值得肯定,我们也将对这种小麦持续关注,并给予帮扶。如果通过国家审定,那这种小麦品种意义将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