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影响水稻品质产量的关键基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27  来源:网易探索  浏览次数:113
 

     中国科学报报道 中国研究人员近来发现了一个可以同时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功能基因GW8,将它应用到新品种水稻的培育中,有望让水稻变得优质又高产。相关成果6月24日由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

     该成果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桂权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钱前组成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

     傅向东介绍,在科技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协作与攻关,研究小组从世界上最好吃的水稻巴基斯坦的Basmati品种中,成功克隆了一个可帮助稻米品质提升和增产的关键基因GW8。在Basmati水稻中,GW8基因启动子产生变异,导致该基因表达下降,使籽粒变为细长型,提升了稻米品质。而该基因高表达可促进细胞分裂,使籽粒变宽,提高灌浆速度,增加籽粒重,从而促进水稻增产。此项成果首次阐述了GW8基因在水稻增产和品质提升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进而揭开了水稻品质和产量同步提高的分子奥秘,还可望由此进一步研究出更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傅向东介绍,目前在我国大面积种植的高产水稻品种中都含有GW8基因,表明GW8基因已在我国水稻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在海南、广州、北京的6个点田间试验中发现,GW8基因一个关键位点突变既可提升水稻品质,又可促进穗粒数增加。将突变后GW8基因的新变异位点导入Basmati水稻品种后,在保证优质的基础上可使其产量增加14%;将它导入我国高产水稻品种后,在保证产量不减的基础上可极显著提升稻米品质。

     傅向东说,水稻的品质与产量处于“鱼和熊掌很难兼得”的境况,原因之一是二者都由多个基因控制且受环境影响较大。

     水稻GW8基因的成功克隆和分子机制的阐述,为杂交水稻高产优质分子育种直接提供了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基因,也为揭示水稻品质和产品协同提升的分子奥秘提供了新线索。

     我国研究人员24日在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可以同时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基因,将它应用到新品种水稻的培育中,有望让稻米优质又高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张桂权教授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组成科研团队,在研究巴基斯坦的巴斯马蒂品种水稻时,发现一个名为GW8的基因与水稻品质有关。这个基因可以让稻米变得更为细长,还会影响米粒色泽、米粒中淀粉粒的排列和结构等特性,提高稻米在外观、口感等多方面的品质。进一步研究又发现,在中国大面积种植的一些高产水稻中也含有这个基因,只不过这些水稻中含有的是GW8基因的另一个变异类型,其主要作用不是影响品质,而是促进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籽粒重量,提高产量。

     傅向东说:“我们研究还发现,GW8基因有一个新的变异类型,它可以把优质和高产这两个优异性状结合起来,同时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实验显示,将新的GW8基因变异类型引入巴斯马蒂水稻后,可以在保证优质的基础上提高产量14%;而在将它引入中国高产水稻后,可以在保证产量不减的基础上显著提升稻米品质。

     研究人员介绍,过去水稻育种主要以高产为目的,但高产水稻通常品质较差,而高品质的水稻往往产量又较低,新成果有望催生既好吃又高产的稻米新品种。

     水稻高产的其它研究

     科学家解读水稻高产基因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和美国《科学》杂志相继报道了由中日科学家共同发现的被称为OsSPL14基因(又称IPA1基因)的重要成果[2],这是一个影响诸多农艺性状、可有效控制水稻理想株型、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关键基因。

     株型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理想的水稻株型应该具有分蘖少、无无效分蘖、穗大粒多、茎秆粗壮等特征。针对这一关键因素,李家洋和他的团队开展了长期的基础研究,而IPA1(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1,即理想株型1号)基因的成功克隆,为塑造水稻理想株型的分子育种提供了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基因。

     这次发现的IPA1基因突变后能使水稻植株具有粗秆、抗倒伏、分蘖少等优越性状,更适合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如能很好地利用,将会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我们通过一定面积的田间比对试验,得出增产10%左右的结果。但这个结果还不精细,如果在种植条件进一步优化的情况下,增产幅度还会提高。”李家洋说。

     2003年,他们在田间实验里偶然发现了一个具有理想株型特征的水稻材料,并分离出控制理想株型的主效数量性状基因。该基因的突变能够在生产上得到科学家所梦想的诸多优良性状,因而被命名为“理想株型1号”(即IPA1)。

     科学家克隆出正调控水稻重籽粒基因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启发院士领衔的水稻国家创新研究团队,日前成功克隆了正调控水稻重籽粒的数量性状基因GS5[3],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显示,该基因在高产分子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论文已于10月23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遗传学杂志《自然—遗传学》。2008年,该团队曾在该杂志撰文,报告发现了一个可以同时控制水稻植株高矮、抽穗期和每穗粒数的Ghd7基因[4]。

     经过近10年的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团队此次克隆的GS5却是一个种子大小的正调控因子,其较高的GS5表达水平可能参与促进细胞周期循环,加快细胞循环进程,从而促进水稻颖壳细胞的横向分裂,进而增大颖壳的宽度,继而加快谷粒的充实和胚乳的生长速度,最终增大种子的大小以及增加谷粒的重量和单株产量。

     据李一博介绍,他们对来自亚洲不同地区的51份水稻品系进行GS5启动子比较测序,发现GS5在自然界主要有3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分别是GS5大粒单倍型、GS5中粒单倍型和GS5小粒单倍型,正好对应不同品系宽、中等宽和窄粒形等3组不同粒宽的性状。其中,GS5小粒单倍型是野生型,而GS5大粒单倍型是水稻驯化和育种过程中功能获得性的突变型。启动子镶嵌转化分析进一步表明,上述突变型的形成,取决于GS5启动子的自然变异。因此,GS5在水稻人工驯化和育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水稻种子大小的遗传多样性贡献很大。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