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陈 江 通讯员 邓立国
“岂效荔枝锦,形惭癞葡萄。口苦能为偈,心清志方操。到底争齐物,从来傲宠豪。不是寻常品,含章气自高。”
这是一首形象描写苦瓜的诗句。苦瓜,留给人们的,是一种独特的“苦”味,正因如此,有人喜欢有人厌弃。但对于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黄如葵博士来说,这个没有荔枝和葡萄漂亮、美味的瓜果,是她人生中最喜爱也是最重要的东西。从22岁大学毕业踏入广西农科院,21年的事业生涯里,黄如葵始终与苦瓜相随,并因此收获了许多“甜蜜”的果实。
1“苦”之甘味
盛夏的广西农科院里建科研基地,苦瓜在潮湿闷热的实验大棚里挂上了累累果实。黄如葵带着学生在里边观察一个个翠绿、饱满的苦瓜,不到两分钟汗水就湿透了衣裳。
“这是我们培育的一个早熟抗病新品种桂农科6号苦瓜。有了它,南方的种植户不必再害怕苦瓜白粉病的危害,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黄如葵告诉记者。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黄如葵参与了广西大部分苦瓜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创新工作,见证了广西苦瓜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国内外的辉煌。
说起广西苦瓜的名声,那真是让广西科研人员引以为傲的一件事。上世纪90年代以前,苦瓜因肉薄、个小、味苦等原因,消费群体仅限于两广、海南、香港等地,北方消费者很难接受。黄如葵和她的同事们独辟蹊径,用了10年时间努力,选育出了个大、油绿、肉厚、微苦的“大肉”苦瓜系列。这个“大肉”苦瓜系列一经推向市场,不仅成功博得了广西等中国最南方消费者的喜爱,还让河南、黑龙江这些北方人也爱上了苦瓜。苦瓜因此成为广西首个在区外大面积推广的蔬菜品种,其在市场上的火爆程度,从北方农民乘飞机来买种子可见一斑。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打着“大肉”苦瓜系列的冒牌种子,为了能够买到货真价实的优良种苗,河南一些农民专门选派代表,不远千里乘飞机来到广西蔬菜研究所购买种苗。“北至漠河,南到海南,都有我们的苦瓜品种。”黄如葵骄傲地说。
新品种的苦瓜推广让广西农民的荷包一天天鼓起来,“苦瓜楼”、“苦瓜村”成了广西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据统计,蔬菜所的苦瓜系列品种已在全国推广种植100万亩,创新增效8亿多元,还在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试种和推广3万多亩。
进入“十一五”,黄如葵和她的同事们针对广西苦瓜主产区对早熟抗病品种的需求,又先后选育桂农科1-6号等早熟系列苦瓜品种,在南方深受种植户的欢迎。
与此同时,广西科研人员开展的早熟多抗鲜食型、加工专用型、功能性成分专用型苦瓜新品种的选育,包括苦瓜素加工专用型、苦瓜茶专用型、苦瓜酒专用型和其他用途的苦瓜品种项目研究,使广西的苦瓜研究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也为进一步推动苦瓜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2寻“苦”之道
时光荏苒,转眼就是21年。
21年前,风华正茂的黄如葵刚刚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黄如葵踏进了广西农科院园艺所报到。
眼前的科研院所离想象的差了十万八千里:单位远离市区,实验室简陋,甚至没有一台像样的显微镜;干部和工人一起像农民一样出工,翻地、齐垅、播种、护苗……
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让黄如葵内心有些矛盾:不行就考研跳出这个单位?
但机遇,却悄然而至。当时,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种质资源收集和鉴定入库的课题研究,广西农科院承担了为国家搜集地方种子资源的工作,其中包括苦瓜的种子资源。黄如葵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他们走进大石山区,踏遍千山万 ,寻找各种蔬菜资源,并把搜集得来的资料精心整理、备份。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多年,其间,黄如葵和同事们的足迹遍布了全国各地,收集了几乎所有类型的苦瓜资源,甚至还多次远赴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最终建成了类型多样的苦瓜种质资源圃。就在这些繁琐、细致的搜集、观察工作中,他们发现了其中一些苦瓜品种表现出来良好性能:个大、肉厚、苦味轻。大肉苦瓜系列就这样逐渐被筛选、培育出来。
在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科研人员还看到了市场对苦瓜品种的迫切需求。当时,园艺所成立了园艺技术咨询服务部,对外销售各种蔬菜种子。由于人手不够,黄如葵和同事们边搞科研,边在服务部销售种子。这种工作性质,培养了她将科研面向市场的意识。“那时候,我们的一粒苦瓜种子可以卖一毛钱,农民还排着队抢购。”为了满足种子的供应,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树立自己的品牌,1995年,蔬菜所走出了大胆的一步:创办自己的良种繁制基地。
基地远离南宁几百公里,坐一趟车来回得花两天时间。黄如葵主动请缨承担这项工作,从1995年到1999年,从选址租地、规划设计到请劳动力开工建设基地,再到采购生产资料开始生产……黄如葵和团队成员一起,起早贪黑,逐步摸索前行。这期间,有时一年365天,她有330天待在基地。那时,她像个生产队长一样,每天领导着上百号人出工。看着基地里的蔬菜按照预期顺利生长,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
艰辛的付出,收获的是面积600多亩、排灌设备完善、生产管理标准化的3个良种繁制基地。1998年-2008年,基地每年繁育苦瓜及其他蔬菜良种5000多公斤,为蔬菜所的优良新品种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3“苦”乐年华
大肉苦瓜在市场上一炮打响,科研人员的脚步却刚刚开始。
1999年10月,已经是蔬菜中心良繁部主任的黄如葵获得一个机会,参加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在泰国举办的为期5个月的培训。这次培训让黄如葵接触到世界上先进的蔬菜研究及生产技术,并以此为契机,于2001年7月至2006年4月入学泰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有了10年的科研和基地管理工作经验,黄如葵在国外的进修有了更强的目的性。她主攻种子科学及技术的研究方向,借助泰国作为国际良种生产中心的有利条件,抓住各种机会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种子界举办的种子科技交流研讨,了解了更多种子产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技术。她对苦瓜育种的研究也有了更宽的视野。
从国外学成归来,黄如葵成了所里第一个博士。此时的广西农科院,科研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研究机构设置也日趋完善。黄如葵先担任蔬菜中心副主任,更名为蔬菜研究所后担任所长。她带领同事们,展开了对苦瓜等蔬菜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更深领域的研究。他们从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苦瓜不同需求出发,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新收集的苦瓜种质开展评价、基因挖掘及创新利用研究,开展早熟多抗的鲜食型、加工专用型、功能性成分专用型苦瓜新品种的选育,使广西的苦瓜研究水平始终引领全国。为了做大做强广西的苦瓜产业,“十一五”以来,他们针对南方种植户的需求,育成了早熟抗病品种桂农科系列,并研发了一套早熟密植栽培管理技术,实现了苦瓜的节本高效栽培。
现在作为学术带头人取得苦瓜研究领域多项成果的同时,黄如葵领导的蔬菜研究所还在茄果类、西甜瓜类、叶菜类等领域的科研中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技术突破。其中西甜瓜课题组育成的桂蜜系列抗性好,甜度高,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入行21年,黄如葵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省级研究项目26项;主持或参与育成蔬菜新品种34个,其中20个已通过品种审定;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2011年9月,黄如葵博士被中国科协授予“第十四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成果转化奖”。 2009年获“第十届广西青年科技奖”,并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其研究成果曾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