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少作物育种者,在育种中都有过“用眼看,用秤称,用尺量、用牙咬”的种子检测经历,能否选育出一个理想的作物品种,很多都离不开育种者的经验。
如何突破传统育种模式,能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一套全新的育种方法,一直是被视为“农业联合国”的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关注、研究的课题。2003年,CGIAR成立了一个挑战计划项目(GCP),旨在整合CGIAR各研究中心以及各成员国的研究力量,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方法和利用途径研究,以提高作物育种效率,提高干旱和其他不良环境下的作物产量水平。
现在,“集成育种平台”(IBP)终于实现了数字化育种的愿望。
作为一个5年期GCP研究项目——“集成育种平台”2009年6月启动,在比尔和玛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各国科学家联合攻关,针对育种中常用的作物信息数据和数据库、统计分析工具和相关服务等,建立了一个可持续、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以方便发展中国家的育种家们有效地利用各种作物信息和分析工具,彻底改变了作物育种仅靠“眼睛、尺子、秤”的传统检测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育种工作的成效。
为使中国育种家熟悉并使用好这一“集成育种平台”,GCP日前首次在北京举办了中国育种家开放日活动,用中文向中国育种家介绍IBP网站、作物信息系统、电子田间计划书等实用育种工具,130多名中国的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育种家及其种质资源研究工作者,参加了开放日活动。在活动中,中国育种家通过专家指导和实际操作,了解了如何使用GCP的基因型鉴定设施,开展经济实用的基因型鉴定工作等,感受到“数字育种”的奇妙与便捷。
参加这一研究工作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建康研究员向记者介绍说:“现在的IBP仅是‘集成育种平台’工作的一部分,今后平台还要提供更多的解决育种问题的服务,今年年底还将推出集成育种平台第二版。”他认为“将‘集成育种平台’这一育种工具引入中国种业,将对中国种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