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上校戴旭是一位人气颇高的中国军官,2010年12月,他被30多万中华网网民公推为“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同时,他也被广大网民誉为“中国底层民意的真实代表”、“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中国最有良心的一批文人”。但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军官,却认为2003年SARS、2008年雪灾的幕后黑手都是美国人(见《戴旭:2030肢解中国》)。
和戴旭受追捧的形式类似、却比戴旭更受欢迎的一位“网络风云人物”是郎咸平。郎咸平正是“转基因是阴谋”的最得力鼓吹者。
为什么这些被誉为“中国良心”的人物如此热衷“阴谋论”?为什么鼓吹“阴谋论”的人物如此受中国民众欢迎?
人是天生的“阴谋论”者
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对迷信的本能欲求》中分析到:“在人类进化的早期,迷信的人可能有某种生存优势。在一个充满风险的环境中,疑神疑鬼不失为一种保护自己的好办法。一有风吹草动,迷信的人就会当成不祥之兆被吓跑”。
所以在人类进化早期,“疑神疑鬼”的人更易生存,这样经过进化,人类就具有了容易以假当真、无中生有的本能。如果不是后天的教育、学习起作用,那么可想而知几乎人人都会是“阴谋论”者。
“阴谋论”止于逻辑和了解
“阴谋论”也是一种谣言,而有句话叫“谣言止于智者”。中国人经常把这里的“智者”理解为高学历的人,这是大错特错。
首先,有高学历的人不代表受过良好的逻辑训练。今年年初网络上兴起的“方(舟子)韩(寒)之争”中,参与者不乏高学历者,但争论中仍处处可见逻辑谬误,以至于有人把自己在美国受过的逻辑训练内容贴出来,以避免参与者浪费口水。
其次,有高学历的人并非对一切事物都了如指掌。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一般很难做判断。
而真正能终结谣言的“智者”,恰恰是那些有良好逻辑素养以及对谣言涉及领域有深入了解的人。
比如,戴旭上校说“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在中国内陆几个省搞血样采集……结果,2003年中国发生了‘非典’”。如果是一个逻辑素养好的人,马上就会以“前后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来质疑戴旭的说法。而如果是一个对基因有深入了解的人,很快可以拿“美国不可能设计出只伤害中国人而对美国人无损的传染病毒武器”来击破戴旭的“阴谋论”。
关于“了解”对消除“阴谋论”的作用,专注于科技报道的媒体人袁越在《转基因好不好,转了才知道》一文中写道:麻省理工学院为本科生开了一门课,布置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让学生们制造一种“会眨眼”的细菌,这门课很成功,于是很快变成了“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连社区学院的普通学生都可以参加这项竞赛。“如果有机会让普通人都来转个基因试试,他们就会明白,转基因没什么可怕的”。
对“非我族类”的恐惧
正因为人们对越不了解的事物越会“疑神疑鬼”,才出现了对“非我族类”的恐惧。资深媒体人黄章晋 (微博)在《艾滋病扎针、犹太人、共济会:非我族类的恐惧》一文中精辟的指出:“如果仔细留意一下艾滋病扎针传言的社会心理基础,不过就是对陌生人群的恐惧和不信任,或者用句老话概括,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犹太阴谋论”大概是西方最历史悠久的“阴谋论”品种,欧洲人当年对犹太人的猜疑,恰如今天中国内地人对所谓“新疆人”的猜疑。网上流传的最新“艾滋针”版本,就是“新疆人把感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弄到食物里”,因此,传言号召大家不要去这些餐厅吃饭。
“孟山都更重要的是政治斗争需要!是要为美国的未来战争服务,提供新的战争武器!”这类“转基因阴谋论”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对“非我族类”的恐惧。
“阴谋论”二传手的优越感
当戴旭、郎咸平大谈SARS、雪灾、转基因都是美国人的阴谋时,听众会兴奋的以为自己知道了一个秘密。当这些听众第二天走上饭桌的时候,他们又成了讲述者,他们成了阴谋的二传手,他们会神秘兮兮的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然后等待饭桌上的其他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人们都渴望自己拥有谈资,掌握若干“阴谋”自然能提升自己的谈资储备,所以人们爱“阴谋”。当你澄清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很平常,根本没有那么多“阴谋”时,人们会失望。为了不失望,他们顽强的拒绝你的澄清,并把你的澄清看作幼稚。
前现代与后现代的奇异合流
如果说中国人相信“阴谋论”是因为逻辑训练欠缺、专业知识不足、以及对“非我族类”的恐惧这些“前近代”因素,那么给“转基因阴谋论”提供了最佳佐料的纪录片《食品公司》可是欧美人自己拍的,为什么有些欧美人对转基因也“疑神疑鬼”?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只需要看看这些年欧美流行都什么电影。毫无疑问,这些年欧美电影的最主流主题就是——环保。《阿凡达》、《第九区》、《猩球崛起》、《生化危机》……等等热门影片无不以环保为内核。环保的表面意思是保护环境,但欧美环保思潮的核心其实是“后现代”。西方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科技爆炸后,人们厌倦了物质丰富、变化万千的现代化,流行起了讲究复古、回归的“后现代”,这股风气在欧洲刮得尤烈。
首当其冲被“后现代”矛头指向的就是科技大公司。《阿凡达》、《猩球崛起》、《生化危机》等影片中的反面角色都是科技大公司。欧美人的“后现代”情结让他们骨子里反感科技大公司、反感“改造自然”。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讨厌孟山都、讨厌转基因。
就这样,中国人看待转基因的“前现代”视角与欧美人看待转基因的“后现代”视角竟然奇异的合流了。
“阴谋论”为何荒谬
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有一部代表作叫《电话谋杀案》,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说明“为什么没有完美的谋杀”,其中有一段精彩对白:
玛戈•玛丽•温德斯:你真的相信完美的谋杀吗?
马克•霍立德:恩,是的,绝对是这样。在纸上,确实是这样的。我想我能够,唔,谋划一个比大多数人更好的谋杀,但我怀疑我能否实施它。
托尼•温德斯:哦?为什么不能?
马克•霍立德:因为在小说里事情通常都是按照作者想要发展的方向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这样……事情总是如此。
这段对白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完美谋杀”,后来又有一部电影《超完美谋杀案》进一步阐释了这个主题。
那么现在假设美国人要设计一个“利用转基因谋杀中国人”的计划,即便他们可以在纸上设计出来,又怎么可能按部就班的实施呢?要谋杀一个人的计划尚且总是会在实施时走偏,要谋杀一国人的计划就不会走偏?如果美国人真有这样一个计划,那么实施得是不是也太顺利了?须知现在孟山都已经进入中国很多年,很多中国农民都使用了孟山都的种子,大部分中国人都吃过转基因豆油,也就是说美国人的基因武器已经遍布中国甚至已经埋藏在我们的身体里,而全世界人竟然不能获取一星半点能证明美国确有这样一个计划的证据,那么美国人岂不是真的设计出了一个“完美谋杀”?但这可能吗?
“阴谋论”的荒谬,就在于“阴谋论”指出“某些人设计出了一个完美谋杀”。
揭穿“阴谋论”的快速方法
希区柯克的另一部电影《后窗》,说一个人养病期间无所事事,就看窗外邻居的活动,看了很多天后,他怀疑一个邻居要杀妻,于是之后这个邻居的一举一动在他看来都是为杀妻做准备。他脑子里预设了一起谋杀案,这起谋杀案好比一张画了格子的纸,而邻居的每一次行为都是在填满其中一个格子,比如说邻居搬走了一个袋子,他就认为这是在运尸。
“阴谋论”者的最大软肋就在于他们预设别人在搞阴谋,所以他们恨不得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说成是在完成一个阴谋步骤。比如某报曾经报道过老鼠吃了转基因玉米活动异常的新闻,该报道的记者很显然预设了转基因有害,所以当发现老鼠活动异常,而当地种植的某种玉米的专利介绍里有“转基因”字样时,不假思索的就把这种玉米当成了转基因玉米。
这种为了证明自己的预想产生的急于求成、不加验证,乃至偏听偏信、捏造证据,都给“阴谋论”者挖下了坑。当我们把坑上面的挡板抽走时,“阴谋论”者自然就掉下去了。
比如郎咸平为了证明“转基因是阴谋”,把“广西在校大学生过半精液不合格”和“西南大旱”这种不好的结果都往转基因身上联系。我们这时候就去检验他有没有急于求成、不加验证、偏听偏信、捏造证据,结果很快就可以发现他错把杂交的迪卡007玉米、杜邦先锋的先玉335当成转基因玉米,把根本没有转基因品种的桉树当成转基因桉树。
另外,美国、巴西、阿根廷及加拿大是世界上种植转基因作物最早、最多的国家,如果这种阴谋论成立的话,他们岂不是已经先把自己给阴谋了、亡国灭种了?
(文/刘彦伟 《科学新闻》杂志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