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张掖:倾力打造种业航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5  来源:张掖日报  浏览次数:82
 

     2011年9月7日, “张掖玉米种子”获全国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我市第一个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种子地理证明商标,标志着我市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零的突破。

    我市具有玉米种子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年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4.5亿公斤以上,能满足国家近2亿亩大田玉米生产用种。时至今日,我市已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玉米制种产业,把玉米制种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大力实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稳步扩大基地规模,精心打造质量精品,着力提升玉米制种产业效益,玉米制种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市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以建设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繁育基地为目标,突出土地流转建设“四化”基地、龙头企业培育和行业监管三个重点,构建以产业为主导、大企业为主体、大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高我市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推动百万亩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繁育基地建设快速发展,实现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的转型跨越。

    加强监管制种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全市落实杂交玉米制种102.53万亩,玉米制种面积较2011年增加3.3万亩,增幅3.3%。玉米制种基地由70家企业订单落实,分布在甘州、临泽、高台、民乐、肃南五县(区)的32个乡镇、329个村。使用了全省统一的合同文本,订单面积达100%。全市流转土地10.7251万亩建设“四化”基地,基地分布在甘州、临泽、高台的l8个乡镇,由39个专业合作社、10个大户、29个企业组织实施。主要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精量播种技术示范,良种良法和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及种子生产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耕种收机械化等技术示范。全面落实《杂交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了全覆盖。平作半膜覆盖垄膜沟灌等高效节水面积达102.53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48万亩。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在春播前开展了亲本种子质量复检,抽检样品470份;各县区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力量对本辖区隔离区、苗期去杂进行了全面检查,市上组织全市种子管理人员对60%的基地进行了抽查,全市检查基地329个,对54处隔离区不达标的基地限期整改。目前各级种子管理部门正在开展花期去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隐患将监督企业及时、彻底解决,确保种子质量达到张掖地方标准。抢抓国家和省、市出台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大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申报力度,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张掖市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2-2020年)》已于4月中旬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近期又先后两次赴农业部汇报衔接,积极跟踪落实《规划》报批工作;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张掖市制种玉米产业发展规划》已于6月上旬上报省政府审批。“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授牌事宜正在与国家农业部、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汇报衔接,有望在国家级基地规划获批后挂牌。按照《种子法》、《甘肃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基地落实准入制度,实行市、县(区)乡三级准入制度,强化对种子企业的资质审核,充分发挥乡村组织和基地协会在基地落实和管理中的作用,强化基地管理。引导种子企业对种子基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品种和面积,基本做到了一村一企一品或一乡一企多品。基地落实实行“四议两公开”,做到种子生产基地落实公平、公正,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张掖市金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鸿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16家企业新建的25条种子加工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土建工程全部完工,开始安装设备,预计9月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完成计划任务的250 %。建成后全市果穗烘干线将达到56条,籽粒烘干线将达到60条,加工包装线将达到23条,烘干能力达到50万亩以上,能有效规避灾害风险,种子加工能力将得到明显提高。

    完善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玉米制种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好,但生产周期长、产业基础差、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三农”工作方针、积极落实财政补贴等政策的同时,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速“四化”基地建设,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良性循环的玉米制种产业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建立“政府保护企业,企业评价政府”等一系列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制度,努力营造法制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投资创业环境。科学制定生产基地管理办法,健全种子生产、加工、储运、机械作业等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市场监管和产业服务的运行机制,着力营造种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和引导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种业发展模式,探索完善加速土地流转、加快规模化集约化式经营的运行机制。立足本土,集聚优势,创建富有活力的民办科研体系,完善利于企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配套高效便捷、运转灵活的市场信息和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形成真正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产业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种子产业监管体系,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在全面总结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种子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功能,为玉米制种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模式推动制种产业腾飞

    建设“四化”种子生产基地。我市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重点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杂交玉米、马铃薯、大(小)麦、瓜菜、花卉和杂交油菜等种子生产基地,全面提高种子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种子供应数量和质量安全。以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为主,辐射其它适宜区,建设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繁育基地120万亩,年产种量稳定在6亿公斤以上,占全国大田年用种量的60%以上。

    创新基地建设运行模式。引导优质基地向优势种子企业集中,支持种子企业加大对种子生产基地的投入,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企业直接管理、相对集中的种子生产基地,完善种子企业与制种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修订完善各类农作物种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统防统治、联合收获等集成配套技术,提高种子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种子企业要建立完善田间生产档案,强化田间抽检和检疫,保证种子生产安全。

    强化种业公益性研究。明确科研分工,理顺“产学研、育繁推”关系;公共科研、教学单位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承担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引进和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新,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开展种子生产机械研发和推广,建立公共研究成果共享平台,为种子企业提供科技支撑。

    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扶持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玉米种子龙头企业和马铃薯种薯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中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开展商业化育种。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将建成杂交玉米商业化育种中心5个、马铃薯商业化育种中心1个。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着力在骨干种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上实现跨越,提高种子市场集中度。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淘汰一批小型企业;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并购优势科研单位和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种子企业,促进种业资源整合;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优化种业企业布局;通过企业联姻,促进中小种子企业合并重组,做大企业规模。预计到“十二五”末,将杂交玉米种子企业整合到20家以内、马铃薯脱毒种薯企业整合到4家以内。

    提高企业加工能力。支持重点种子龙头企业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改善企业生产加工条件,推广精品加工、精深加工技术,建成大型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20个,整体提升种子加工技术水平;新建1000吨现代化果穗烘干生产线50条,累计达到80条,烘干能力达到80万亩,形成玉米种子果穗烘干、分散晾晒、网箱风干相结合的干燥方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建立企业退出机制。坚持扶优扶强,淘汰弱小企业,优化制种企业结构,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配置,要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积极创造条件,确保有稳定的生产基地;要加大对种子企业、种子生产基地信誉等级评估结果刚性应运,在基地落实上优先保证AAA级企业的生产面积,逐步淘汰A级企业;要限制发展代繁代制企业,对于经济实力弱、信誉度差或种子质量抽检中连续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换证时市县区不予审核,逐步淘汰出局。种子企业租借生产许可证、超范围生产或允许个人挂靠生产的,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罚,并建议省农牧厅吊销生产许可证。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打造全国知名的良种品牌。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办法,加大推广、使用、管理力度,凡本市生产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杂交玉米种子都应使用“张掖玉米种子”证明商标,使我市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与生产的优质种子相得益彰,提升种子附加值,通过树品牌、创名牌,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记者黄曙光李玉洁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