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我国种业对外政策审查趋严 转基因研发受限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09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次数:106
 

  从蔬菜到主粮,从合资到独资,从常规育种到生物育种,中国种业对外资的政策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据接近农业部的知情人士介绍,在新一轮的种业改革中,中国除了对外商投资粮食、棉花种子产业,延续不允许外商独资,合资公司也必须由中方控股之外,对外商投资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作物种子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审查也日趋严格,对外商投资转基因生物研发、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更是明令禁止。

  过去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国际种业巨头在中国设立了多家独资或合资的农作物种子企业,在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上,也各自都在中国成立了独立的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受本轮种业改革的限制,目前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国际种业巨头已经开始调整策略,通过加大与中方在技术研发、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合作,来参与中国种业改革。

  在种业改革筹划期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曾就合资企业研发中心由外资独立操控改为中外双方“共同管理”、禁止外商在中国继续投资转基因研发等方面,重点征求了孟山都、杜邦先锋等外资种子企业的意见,外资企业都表示愿意积极支持与配合。

  中方控股

  中国启动新一轮的种业改革是在2011年,以当年4月1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标志,正式拉开了整个种业改革的序幕。2011年8月,农业部又推出新版《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在12月也颁布重新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修改了外商投资种业的内容。

  在本轮种业改革之前,中国对外商投资种业的设定较为严格,除了蔬菜种子允许外商成立独资公司之外,对外商投资粮棉油类的种业,都要求是与中方企业联合投资,且由中方控股。在转基因农作物技术研发、生产方面,与对中国本土种子企业的要求大体一致,只允许做前期的技术研究,禁止商业化开发、生产。

  外资种子企业最早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成立最多的是蔬菜和花卉类的外资种业公司。到了1996年,孟山都公司与河北省种子站成立了中国首个中外合资的棉花种子企业河北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再往后,直到2000年,中外种业公司在玉米种子方面也达成合作,由孟山都与中种集团组建的首家合资玉米种子企业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目前,国内水稻小麦种子方面的中外合资企业还是空白。

  到目前为止,总共有35家跨国种子企业通过独资或者合资的方式在中国做了注册登记,外资企业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国内几乎所有的种子合资公司,虽然名义上是由中方控股,但在核心技术、高层管理等方面,实际上全都是由外资企业来操控。即便是中种集团、登海种业这样的国内种子大型企业,在与外资合作中,也显得颇为尴尬。

  孟山都、杜邦先锋是国际排名最前的两大种子企业,目前,孟山都在中国有3家合资公司,主要是生产、销售转基因棉花种子、杂交玉米种子,杜邦先锋在中国有2家合资公司,主要是生产杂交玉米种子。按照新的种业改革政策,在之前合资企业中,由孟山都、杜邦先锋掌控的核心研发技术,将改为由合资企业双方“共同管理”,这意味着中方拥有了对合资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权、控股权。

  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曾就合资企业研发中心由外资独立操控改为中外双方“共同管理”重点征求了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外资种子企业的意见,这些外资企业都表示愿意积极支持与配合。最新的情况是,杜邦先锋公司在中国合资的登海先锋种业、敦煌先锋种业两大公司都已经组建了新的“研发中心”,从初期投资到后期研发,都是由合作双方共同协作、共同管理;孟山都和先正达方面,也在同中方合作企业积极商洽,共同筹建“研发中心”。

  此外,为了规范外资在中国从事种质资源搜集、品种研发、种子生产、经营和贸易等行为,同时推进中外合资种子企业在技术研发、技术转让等方面加快合作,从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方面对申报独资、合资的外资种子企业的审查和审批更为严格。

  转基因放慢

  2009年10月,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随后,多位国内权威转基因专家都对外公开表示,未来3至5年,转基因水稻将有望在国内上市,受此影响,孟山都、先正达等外资种子企业当年就在中国纷纷成立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为下一步占领中国转基因市场做准备。

  根据公开的报道,在农业部宣布颁发转基因主粮安全证书之后,2009年11月,先正达、孟山都就在北京成立了各自的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先正达方面在中国的转基因研究主要是专注于提高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的产量、抗旱性、抗病虫害及生物燃料转化效率,孟山都方面则主要是加强与中国科学家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孟山都在中国的种子产品提供技术支持。

  事实上,早在先正达和孟山都在中国成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之前,2007年12月,杜邦先锋公司就与北京未名凯拓公司共同组建成了北京凯拓迪恩生物技术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当时确立的战略目标就是,运用转基因技术寻求提高粮食产量、品质、抗病性的有效途径。

  杜邦先锋方面在中国提早布局转基因研发,与合作方北京未名凯拓公司的背景有紧密关系。北京未名凯拓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公司,在政府资源、信息资源上,更能较早掌握国家在转基因政策方面的发展动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来自各方面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质疑声音很大,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已经延缓了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步伐,对外资在中国搞转基因的研发、生产方面也实行严格控制。这一点,在新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已经有明确规定严令禁止外商投资转基因生物研发和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与之前只限制外资搞转基因植物种子的开发、生产有较大差异。

  由于受种业新政限制,目前,孟山都、先正达等一方面在减缓对中国投资生物技术研发的力度,另一方面,正在寻求与中方企业在转基因技术方面进行合作,以谋求新的合作战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