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转基因真如虎?
随着“黄金大米”事件持续升温,一直存在争议的“转基因”技术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9月6日,记者来到湖南省衡南县江口镇时,这里已经被“黄金大米”“转基因”“营养餐”等种种疑问笼罩,但很少有村民知道这些词语的确切概念。
有村民认为,“黄金大米”能导致孩子将来不孕不育。“还有人已经用日本731部队在中国的试验做比喻了,”衡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吕正平敲着桌子说:“‘黄金大米’有毒吗?有害吗?谁能解释清楚?”
自从“黄金大米”事件发生后,吕正平一直关注着“转基因”的话题,他甚至还打电话给袁隆平,想彻底搞清楚“转基因”大米是否有害。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教授薛达元告诉记者,“‘黄金大米’目前在我国并无实验室研究,我国对此也不感兴趣。”他说,黄金大米的主要功效,是补充人体内的维生素A含量,解决儿童或成人的夜盲症和失明等问题。对这种大米的研究,是基于非洲粮食短缺,很多儿童营养不良的考虑。“但我国夜盲症问题早就解决了。虽然美国有部分转基因食品已经商业化,但他们对试验要求限制很严,不会轻易对儿童进行试验。”薛达元说。
“论文中所说的转基因大米,并非为了抗病虫害研发的,像‘转BT大米’之类。论文涉及的大米,是将维生素A前体基因,转入到大米胚乳里的黄金米。这种米的风险性比转BT基因大米低。”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对记者表示,我国转基因大米研究有严格规定,而且按照常规,应先进行动物研究,再进行成年人研究,最后方可进行儿童研究。
“论文中提及黄金大米曾只在美国进行小规模成年人研究,既没有美国儿童研究成果,也没有我国成年人研究成果,却贸然使用我国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不合常规。”王月丹认为。
绿色和平北京项目主任方立峰告诉记者,“长远来看,转基因大米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粮食安全具有风险性。”而9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曾经以身试稻。该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实验室中许多转基因水稻没有喷洒农药,也未使用化肥,他们试吃转基因水稻后,身体至今未有不良反应。
当记者就一些“转基因食品导致白鼠肝脏受损等症状”的报道,向该工作人员求证时,她告诉记者,以目前科学论证来看,并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大米具有风险性,是有些媒体夸大了转基因食品的副作用。她对记者分析,转基因食品种类繁多,有专门针对抗病虫害的,有专门补充维生素A的。
“但按照规定,转基因大米必须限制在实验室内,在实验室内销毁。”她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在转基因水稻方面研究比较深入,在全球来看位居前列。“目前,转基因水稻在国内不允许商业化,但我们有必要研究。”
2010年,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制定的饮用水标准中,相当于中等毒性农药的亚硝酸盐含量为百万分之一;转基因大米中的抗虫转基因蛋白的含量为百万分之二点五,而抗虫转基因蛋白已经被验证是完全无毒性的。一个正常人1天能够饮水8公斤,但吃不了1公斤大米。“食用转基因大米带来的危险,不会比喝水的危险更大。”
既然对转基因的危害性一直存在争议,那为什么“黄金大米”之事,却引起大众的如此反感和恐慌呢?
“从传播学来说,当地居民之所以反应如此剧烈,一是不知他们是否真的吃了‘黄金大米’;二是他们也不知道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性到底有多大。这时需要政府和主流媒体及时介入调查,将事件真相向市民作权威公布。”山东大学新闻学副教授李开军认为。(文/本报记者刘德峰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