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华 通讯员 王化远 陈广平
10多年来,他一直在花生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他率领课题组相继完成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6项,引进培育花生新品种12个,研发花生高产栽培新技术14项,其中8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在我国县级花生科研系统中名列前茅。
他就是正阳县花生研究所所长、正阳县花生产业首席专家、高级农艺师余辉。
1997年10月,余辉怀着一颗服务农业、报效社会的赤诚之心,肩负着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放弃了任职领导干部的机会,毅然来到正阳县农业局的二级机构花生研究所工作,这一干就是16年。
面对当时正阳县花生种植面积大,品种混杂、退化、老化严重,病虫杂草危害,低洼易涝等诸多问题,1999年4月12日至18日在短短7天的时间内,余辉一口气跑了4个省,行程近2000公里,向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河南省农科院等7个科研院所的花生专家请教、取经,先后拜访了12位知名花生专家。
回来后,他像着了魔似的整日穿梭于实验室和试验田之间,经过无数次试验,在三年的时间内,他终于筛选出适应正阳当地种植的花生新品种4个,研发出了以起垄种植为主的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
余辉针对“三圃制”良繁体系存在的繁种速度慢、种性难以维持、不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等弊端,积极改进良种繁育技术,率先将先进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引入花生良种繁育,经过近5年的试验和完善,形成了系统的操作规范。由他主持制定的《正阳花生品种标准》、 《正阳花生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已被批准为地方标准。
每年天气最炎热的季节,也是花生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余辉带领课题组人员,奔波于乡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和技术咨询。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县19个乡镇的200多个村,召开现场观摩会16余次,培训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2.6万余人次。
2001年,余辉引入优质抗病花生品种远杂9102,比当地品种普遍增产20%以上,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正阳的当家品种,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对稳定当地花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余辉创办的中花16高产示范田,创下亩产560公斤的正阳花生单产最高纪录。
多年以来,由余辉率领的团队引进选育花生新品种和研发的新技术累计推广465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7亿多元。
人物档案
余辉,48岁,大专学历,共产党员,高级农艺师职称,市县拔尖人才,两度获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现任正阳县花生研究所所长,兼任正阳县花生协会秘书长。先后被评为“河南科技扶贫功臣”、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花生生产与质量安全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