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邯郸市临漳县古稀老人王珍站在自己的试验田里,看着刚刚破土的麦苗乐得合不拢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只有高中文化的他经过近千次反复试验,竟让普通小麦与茅草“喜结良缘”,奇迹般培育出一种新型茅草远缘杂交小麦。如今,王珍的特种小麦“邺城44号”不仅亩产接近1000公斤,而且被河北省农业部门鉴定为“优质小麦”。
异想天开:要让茅草变小麦
王珍今年74岁,家乡位于临漳县漳河故道,是当地有名的茅草滩。1959年,他高中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回到农村开荒种粮,从此和生命力顽强、难以斩草除根的茅草结下不解之缘。
务农期间,王珍偶然从一本杂志上看到国外小麦最高亩产达到900多公斤,远远高出中国的三四百公斤,这让他心里颇为不服:“外国人也是一个嘴巴两个眼睛,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望着遍布河滩的茅草,他突然萌生了一个天真的念头,茅草是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穗大、粒多、杆壮、抗病,要是能将这些优点移植到小麦上,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村民们获悉王珍的想法后,都认为是天方夜谭。可其本人却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凭着有限的农技知识,利用农闲时间硬是啃下了10多本专业著作,试图借助科学技术让茅草变为小麦。
十年耕耘:收获两粒麦种
据王珍回忆,刚一开始因为缺乏经验,他只是从自家农田里选出数个秆粗穗壮的麦穗,偷偷做上记号,再用鸡毛蘸上茅草花粉为麦穗授粉。等到麦收时,其惊讶地发现试验的麦穗竟然未结出一个麦粒。
接下来的数年里,他利用担任农场技术员的有利条件,继续偷偷从事自己的杂交试验。可寒来暑往、秋种夏收,在科研条件极其有限、所需材料十分匮乏的情况下,每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于是,他对小麦与茅草是否存在“姻缘”产生了怀疑。“这么多年都坚持下来了,再试试,也许会发生奇迹!”在一位同事的鼓励下,王珍决定转变观念,重新寻找育种方式。
自1968年开始至1978年,经过10年的辛勤耕耘,几十棵杂交小麦中的一个麦穗上终于结出了两粒干瘪的麦粒。种子数量虽然少得可怜,却凝聚了王珍无数的心血与汗水。
种子成型:一个麦穗140粒
1979年,王珍的杂交小麦结出400个麦穗,并且有一部分开始发生变化,穗头粗大,麦粒也相应增多。
到了1986年,王珍经过无数次筛选和精心培育,杂交小麦已经培育出第六代,平均每个麦穗能结出140粒麦粒,而普通的麦穗只有四五十粒。
次年8月,王珍和他的小麦走上中央电视台《祖国新貌》栏目。
既然小麦与茅草能够孕育出新型小麦,而且麦粒是普通品种的两倍以上,为何一直没有在当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杂交小麦虽然基本定型,并且成活率和抗倒伏能力超强,但麦穗的形状并不完整,同时部分小麦在成长过程中甚至出现变异现象。
“正是品种的不稳定,才导致农民不敢盲目种植。”王珍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再次选择了沉寂,继续坚持定向选择、优中选优。
据王珍介绍,近年来,他的小麦性能渐渐稳定下来,结出的麦穗几乎全部是新品种,平均亩产基本保持在900公斤以上,有时达到1000余公斤。
最新鉴定:属于优质小麦
今年7月中旬,王珍经历44年不懈努力后,其培育出的新型小麦终于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检验,小麦湿面筋含量为35.9%,粗蛋白含量是14.76%,属于优质小麦。
与此同时,在当地科技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他和一些热心人士成立了临漳县新型小麦研究所,以租地的方式种下4亩标准实验田,试图通过实际产量向众人印证茅草也能变成小麦。
邯郸市农科院一位专家认为,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大面积推广更需要经过严谨细致科学的评判认定。所以一位农民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非常值得称赞。
从理论上讲,小麦与茅草杂交在业内非常罕见,两者尽管喜结“硕果”,但在生长过程中,其丰产性、稳定性、抗倒伏、抗病性等指标还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定。(文/图 记者王彬 实习生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