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蔬菜出口正在遭遇一场“严冬”。
王经理是我市一家食品企业负责人,今年他们公司蔬菜出口量下滑了近三成,尤其是保鲜菜的出口额更是下降了一半以上。“这仅仅是今年前11个月的出口数字,明年的市场形势可能更为严峻。”他告诉记者。
今年,青岛蔬菜加工企业的成本飙升导致了订单流失,以保鲜蔬菜为代表的低端产品订单正在逐步向东南亚市场转移。
成本上涨之痛
在30℃多的气温下,工人们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在密闭的车间里加工牛蒡而这些牛蒡通过去皮、清洗、杀菌等多道工序,最终以每袋1公斤的规格装箱运往各个国家。
在万福集团蔬菜加工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们通过严格的流程在进行每一道工序的工作,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成为出口企业的成本上涨之痛。万福集团蔬菜体系总经理孙德武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仅蔬菜生产线上的员工就有1400多名,而一名员工每个月的成本就, 需要近3000元,这一数字比五年前翻了一倍。对此,青岛胜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燕立金明也表示,用工成本的高居不下让出口企业的负责过重。
业内人士表示,劳动力仅是一个方面,今年,包括农资产品、种子等蔬菜种植要素成本的增加,蔬菜种植成本大幅提高。由于我国出口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话语权,国际市场蔬菜价格并, 没有相应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蔬菜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受国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贷款利率的上调和年后的几次加息使企业融资成本大大提高。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出口蔬菜的竞争优势不断减弱,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订单流向东南亚
在蔬菜生产企业的成本不断推高之下,订单的流失不可避免。
王经理表示,今年,他们公司蔬菜出口量下滑了近三成,其中,保鲜蔬菜出口量更是下降超过50%,绝大多数的国际订单流失到了东南亚市场。
两个月前,王经理曾经去过几个东南亚国家,了解过当地蔬菜出口企业的情况,他发现,那边的生产环境远没有中国企业的生产环境好,有的甚至很简陋,但那些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非常低,这也成为他们最大的优势。“保鲜蔬菜的加工环节相对简单,工序并不复杂,技术含量也低,这让以价格为核心竞争的东南亚企业更具优势。”王经理这样说道。
此外,自今年3月起,国内出口蔬菜不再实行退税,取消退税的蔬菜包括14个类别、200多个品种。这一政策的实施也使得从事蔬菜出口的外贸企业无法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在“变相提高”,国内出口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加剧了部分订单流向了东南亚地区。
“价格战”压缩生存空间
目前,山东蔬菜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东盟、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地区,市场分布相对集中,市场开拓力不足,这种单一的市场结构十分脆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一旦这些地区市场发生波动,直接影响山东蔬菜的出口。而在这种相对单一的市场结构中,很容易造成出口商的相互压价,恶性竞争,使得出口蔬菜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不利于蔬菜出口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
孙德武表示,现在烟台、潍坊两地的冷冻蔬果加工量也很大,行业竞争很激烈。业内人士表示,同质化的竞争是造成“价格战”的主要原因,而“价格战”的背后,有实力的大企业有资金和市场的优势,而中小企业所面对的困难可能会更大。
面对青岛蔬菜出口的这场“严冬”,专家建议出口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种子评价体系,增强高端种子的自给能力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树在种植的科学性;在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合理配比内外销比例,规避经营风险;鼓励企业开展蔬菜深加工,提高出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