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表面浮华
品种交易越频繁,企业越倾向于“宁可买种,不愿育种”,企业投身育种研发的欲望愈发不强。
截至6月7日,在中国种业信息网上查询,经营许可证尚在有效期内的企业有8100多家,90%以上的企业没有研发能力。但不少企业的品种数量从数十个到数百个不等,这些绝大多数都是靠买。即便是没有形成主流的北京农作物品种转让拍卖会,每年也有10多个品种上竞标台,采访中还有不少企业感叹“买不到品种。”
“与育种相比, 买品种划算多了。”佟屏亚分析,培育审定一个品种要8-10年,还不一定能育出来。而且除了时间,还有资金投入,科研单位有政府投资,民营企业是难以支撑的。
除了名声大噪的品种,绝大多数品种转让,没有专家可以清楚地说出投入成本。王丰表示,品种转让很难做到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很难衡量出某个品种选育究竟投资有多大。广东民间育种家袁亚峰告诉记者,从2005年到2011年,其共培育出3个品种,2个亲本,2个不育系,转让获得120多万元,“投入远远不止这么多,私人育种连生存都成问题。”
种业发展的历史特殊时期成就了品种交易辉煌。
李传国表示,品种转让是这5年来多起来的,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前,种子经营由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科研院校育种由国家财政投资,育出的品种免费交给国有种子公司推广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直到最近几年,育种家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培育的品种值钱。”
随着种业新政落实,科研体制改革推动,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李传国认为,品种交易的行为会越来越少,届时企业可能更多的是向科研院校购买有价值的育种材料,“品种转让只是一个过渡期。”
佟屏亚认为,现在很难说品种交易能持续到何时,严格按政策,2015年科研单位退出商业化育种,就不再有品种转让。但实际上,科研体制改革大家都在观望,“10年还是20年改革能否彻底,谁也说不清。”
可见,品种的疯狂争抢在短时间内将愈演愈烈,一位种子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一个稍好的品种,开价都在1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