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瑜
为强化植物检疫执法监管,普及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知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业部于今年8月至11月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以“信息共享、区域协作、联合执法、确保安全”为主题的联合执法检查专项行动。
在为期3个月的联合执法检查中,全国共查处违规种子1842.86万公斤、苗木844.85万株、植物产品6.8亿公斤;立案1667起,结案1407起,处罚3912起,涉案金额9996.52万元;销毁种子6.52万公斤、苗木53.4万株、产品24.9万公斤。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省内联查和跨区检查,对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群众知道了,经营户意识增强了,领导重视了,检疫人员的水平也提高了”。
联合执法是一个“宣传季”
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物流多样化和气候异常变化等因素影响,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频率明显加快。据农业植保部门调查,近10年来我国发现外来新病虫20种,是前30年的两倍。检疫性有害生物就像是“流感病毒”,其传播速度和扩散蔓延加快,对我国农业生产威胁很大。“人得了流感会说话,植物得了‘流感’却说不出来。”植物检疫专家介绍,植物疫情主要发生在农田和生态环境中,潜伏性和隐蔽性都很强,很难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执法也是宣传。
植物检疫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可防止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损失。据了解,此次植物检疫联合执法检查以种子、苗木和果品的生产、调运检疫监管为重点内容,以大型种子苗木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散地、果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对象。从8月至11月,各地共出动检疫执法人员11.89万人次、车辆2.95万台次,检查种子市场1.45万个、种苗经营单位9.61万个,检查种子10.9亿公斤、苗木3.84亿株、植物产品40.3亿公斤。
大规模的联合执法,通过统一着装、持证上岗,亮出了植物检疫这支队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植物检疫工作的关注。为什么要进行植物检疫?哪些植物需要进行检疫?怎样进行植物检疫?针对这些疑问,检疫人员在联合执法过程中,一方面主动向种子生产企业和经销人员宣传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并将植物检疫常识、办事指南等印成挂图、明白纸;另一方面将联合执法中发现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短信等媒体曝光,“以案说法”解释植物检疫对于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介绍植物检疫工作流程。
“看了盖州种子带病毒造成西瓜绝产的报道,我们买种子的时候,真不能图便宜买散装种子了,还得看看有没有检疫证书和检疫证明编号。”看了市场里播放的宣传片,不少前来选购种子的辽宁农民感慨。
联合执法是一次“实战强兵”
联合执法检查,对公众来说是一次普法宣传,对植物检疫人员来说则是一次“实战强兵”——通过实战查找不足,锻炼提升。
农业植物检疫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社会性、法制性很强的工作,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执法水平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植物检疫队伍专业人员少不说,屈指可数的植物检疫员往往还要身兼数职。据黑龙江省植保植检部门统计,全省现有植物检疫员近千名,人均承担22万亩以上农田疫情的普查、监测及防控任务外,还要承担其他植保工作。植物检疫队伍兼职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执法人员对相关技术和法律法规掌握不充分,难以及时发现疫情,影响植物检疫发挥作用。
为了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规范检疫执法办案程序,联合执法检查期间,大多数省份都加大了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湖南省植保植检站举办了为期7天的全省植保站长培训班,山西省植保植检站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专家对全省植物检疫人员进行苹果蠹蛾疫情调查监测技术培训。
“在全国大流通的格局下,做好省内植物检疫监管工作还需及时掌握相关省的检疫信息。”一位基层植物检疫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第一次参加跨区联合执法,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向邻省的同行学习经验。他认为,应建立植物检疫联合执法长效机制,改变各省植物检疫单打独斗的现状,通过跨省联动促进相互学习、借鉴经验,提高整个检疫队伍的执法执行力。
通过学习检疫执法的先进经验来提高自身执法能力,异地交流学习也是一个办法。来自新疆、甘肃、陕西等西北5省的跨区执法检查组在报告中建议:“建立异地交流学习机制,定期组织检疫执法人员到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地方进行学习。”
联合执法是一次“会诊把脉”
从县内自查到省内联查再到跨省执法,执法人员在对比和交流中对一些突出问题的认识更加系统也更加深入。
水果和蔬菜种子带证率低是此次联合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安徽省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近几年大宗作物种子的检疫率大大提高,在抽检中小麦种子超过了95%,水稻、棉花和玉米种子分别达到了91%、73%和80%,但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子带检疫证书情况并不乐观。山西、四川、河北、湖北、上海等省份情况基本一致。
对此,湖北省植物检疫部门将当前种子市场检疫问题归纳为4个“不平衡”:一是邮政邮寄带证率相对较高,其他运输方式带证率低;二是产地调出带证率较高,二次转手带证率低;三是大批量种子带证率较高,小批量、试验、示范种子带证率低;四是省间调运带证率相对较高,省内调运带证率低。
“前几年运输途中检查植物检疫证书较严,运输车主会主动去索取;近年来随着检查站撤出和‘绿色通道’开放,没有植物检疫证书也能通行,部分业主认为签证只会增加工作量和成本。”四川省植物检疫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蔬菜、水果种子带证率低的原因:一是公众依法申报检疫的意识较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二是蔬菜种子品种多,数量少,一个门市销售的蔬菜种子上百种,每个品种仅仅几十包甚至几百克;三是市场上蔬菜、水果来源杂,增加了开具检疫证书的难度;四是当前汽车托运手续简单,对是否具备植物检疫证书一般不作要求。
通过“会诊把脉”,联合执法检查组提出的建议更具针对性。“加快检疫立法建设,在法律中强化检疫机构的设立与人员资质以及财政支持”,“建立种子种苗和相关货物流向电子档案,完善疫情追溯机制”……条条建议,都来自具体问题,都指向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