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出来的研究员
李开斌今年54岁了,头发已经泛白,皮肤黝黑,不苟言笑。他时不时地会从兜里拿出一叠卫生纸,擦擦眼睛。2010年,他的左眼变得模糊,最后诊断为脑膜瘤。手术之后,眼睛变得清晰,但仍不时地流泪,唯有不停擦拭,才能看清眼前的事物。
在农科所门卫眼中,“他是个很低调的人,不怎么爱说话”。对于记者,他说的最多的话是:我很忙,没时间接受采访,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1958年,他出生在楚雄牟定县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有4兄妹,他是老大。
那是一个实行大锅饭的时代,集体制以及很差的农业技术,使得勤劳的父母一年之中鲜有让一家人吃饱吃好的机会。
从小学到高中,李开斌印象中几乎没怎么吃过米饭,“都是杂粮,就是把玉米粉、红薯粉拌水揉在一起,然后蒸熟了再吃。读高中时稍微好些,米和杂粮混着吃。”谈不上有味道,刚开始吃这些杂粮时,他还会消化不良,但到最后胃已经习惯了。
小学到高中阶段,恰逢“文化大革命”,虽然在学校读书,但是频繁的政治运动,使得他在学校也难得安心读书,一有时间就会下田务农。
初中毕业后,考到楚雄州农业学校,这是他学农的起点,这段时间也是中国水稻研究进入水稻矮化育种阶段的起点。当时,农业科技工作者首先选育出矮秆品种“矮脚南特”,随后又相继选育一系列适合不同成熟期、不同类型的矮秆良种,水稻平均亩产量从不足100公斤达到近300公斤。
1977年10月,学农两年的李开斌毕业了,被分配到楚雄州农科所工作。第一个月工资有三十多元,让他觉得“这是一个有奔头的事”。他铁了心,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
彼时,他遇到了“楚粳系列”的创始人,也是他后来的岳父邓友成,两人从此开始了水稻研究之路。
这条路,走了已经35年。